第316章放弃机会

作者:甜沫但不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点了点头。

时师傅说道:“学艺最忌讳半途而废,既然你苏菜已经学习到这个程度,现在停下来以后还真得重头开始。”

王师傅也点头说道:“是这个道理。”

他想了一下,然后对杨振兴说道:“既然这样,那这次的交流活动不参加也罢。

先把自己手头学习的东西学会学精,等以后再去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也不迟。”

“王师傅说的对,自己的本事还没学会,就去学习别人的本事,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过,”

时师傅顿了一下,才看向杨振兴说道:“咱们行内说的‘三年川菜,十年鲁菜’想必你已经听过很多次。

其实这只是一个片面的说法,每一个菜系如果想要练出来,都需要十多年的投入。

我觉得苏菜同样是一个学习难度极高的菜系。”

杨振兴想了想,发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

他就不说了,任勇这都两年了,现在还在刀工那里没出来呢。

刀都没放下,更别说上灶炒菜了。

看到杨振兴在思索,时师傅以为他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于是继续说道:

“苏菜讲究食材和刀工,很多菜制作过程也十分繁琐。食材质量的好坏就能左右一道苏菜是否烹调的成功与否。

更别提苏菜很多菜都是小菜大技法,像烫干丝一道普通的小点就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

“啊?您说的煮干丝不就切好豆腐干然后烫熟就可以吗?除了切的时候十分讲究刀工,还有那些有难度的地方?”

杨振兴这次是真的不明白时师傅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时师傅也没在意,回答道:“你以为‘飘’(片)好干丝切完就大功到成了吗?

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

烫干丝这个烫和刀工一样,也十分讲究。”

随着时师傅的介绍,杨振兴逐渐明白了原因。

原来烫干丝还分两派,泰州的在碱水里烫,碱水比例还要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而变化。

扬州则没有这么多讲究,因为扬州方干是石膏点的卤,泰州是盐卤点的。

一道烫干丝需要烫三遍,每一次烫的时间都各不相同。

时间长了成浆,时间短了不软,烫完之后还要加入比干丝切的更细的姜丝,而且加上姜丝还要再烫一遍,让姜丝也入味道。

光是掌握这个技巧,没个几年功夫很难。

而这道菜不过是早餐的一道小点,卖价还不如俩肉包子贵。

“这也是为什么,淮扬菜虽然是国宴菜,但却很少有好的苏菜馆子的原因。

因为要培养出一个好的苏菜厨师,真的太难太难。”

杨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