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业十分开心。
他心里觉得此刻被杨兴盛这个当家人认同,比被杨振兴认同,感到更加满足。
一直以来在家里都是小透明,帮不上什么忙的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发挥了作用。
颠儿颠儿的回到东厢房,杨振兴瞥了一眼,问道:“爷爷答应你了?”
刘建业眼珠子一转,问道:“杨哥,你怎么知道?万一爷爷没答应呢?”
“你这美的都冒泡了,只要眼睛不瞎,是个人都能瞧出来!”
“嘿嘿!”不好意思的挠着头,刘建业杵在原地一个劲儿傻乐。
杨振兴看着气不打一处来,指节钻着对方的脑袋,说道:“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跟个傻小子似的?
抓紧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利索了到店里再跟张爷爷怹们合计合计。
这么好的计划得店里上下都配合好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后头还有的忙呢,可没功夫让你装傻小子玩儿!”
刘建业听罢,这才收拾好情绪,抓紧忙活起来。
从家里吃完早饭,两人直奔店里而去。
现在清早杨玉婷都会由杨兴盛骑车子送去学校。
因为老人家觉得每天背着一的书和卷子早上挤公交车太累。
为此还在车后轮旁边加一个框子,用来装杨玉婷的。
对此杨振兴和刘建业都不敢说什么,谁让人学习好呢?
来到店里,正巧张寿海等人也都前后脚刚到。
趁着给员工们开早会之前,杨振兴把几个人召集起来,让刘建业说明他想出来的计划。
在座的人都是脑子活泛的,不然也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
听完刘建业的说明,大家心里立刻明白了整个计划。
同时在心里估计这个计划是否能达到对方说的效果。
哪些地方又需要进一步调整修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别人都在思考,但有经验的钱振华先站出来说道:“这个计划十分好。
早年间每当有类似节日,鸿兴楼都会有记者过去进行报道采访。
可以说这类新闻基本上属于报纸的‘固定节目’,记者很少有拒绝此类采访的。”
张寿海听过之后,点了点头,也说道:“既然钱师傅知道有前车之鉴,那说明计划是可行的。
而且咱们这一次比以往更多了几个噱头。
一个是消失一年多的鸿兴楼再次在市面儿上出现。
再一个是店里提前准备十万个饺子的原材料,充足供应京城市民冬至节日的饺子需求。”
冯兴源也附和道:“我觉得光这个还不够,咱们是不是除了最常见、销售最好的饺子外,再准备些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