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一些来说,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基本在1:1的程度。
内地现在一道菜卖五六千,怕是金子也不会有人买。
当然也没有人会定这个价格,哪怕脑子抽了的人也不会这么干。
像是在京城吃一顿已经算是最高享受的粤菜,一桌子连吃带喝花个四五千就了不得了。
这可是一道菜啊!
价格都比一桌子菜还要贵。
一切的一切,都给杨振兴和其他随团的年轻徒弟带来了巨大冲击。
尤其是杨振兴,受到的冲击比其他人要更大。
因为他跟其他师傅的徒弟不一样。
那些人就只是厨师而已,平时负责做饭炒菜。
杨振兴可是从几年前,因为爷爷锻炼的关系,开始接手负责自家文泉春的所有生意。
作为经营管理者,他比其他人了解的更透,明白的更多。
正是因为明白的透、懂得多,才会被吓到了。
不然他也只会跟其他人感叹一下那么多钱买道菜这种表面上的意思了。
冲击过后,杨振兴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他发现如果想要把这个模式一点儿不动的搬到文泉春,估计没多大效果。
先不说国内的消费水平现在是多少。
现在在港岛,一道菜有人能拍卖出那么高的价钱去买,是因为这道菜全都是宗师泰斗做的菜。
是他们一辈子可能都没有机会吃到的手艺。
像杨振兴的两位师父,都是从一代领导人伺候到第三代。
原来只有老总们去京城饭店吃饭,他们才会出手烹制。
京城一般当官儿的都吃不着,更何况远在天边的港岛商人们了?
现在也就指着上面派下来任务,请几位老师傅出山制作两道菜。
要知道现在上年纪的师傅们几乎都不怎么出手了,哪怕是在重要的国宴也不行。
顶多请过去当作顾问指导指导工作。
综合看来,一道菜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问题是,杨振兴不如自己师父那么厉害、有名气,顶多沾个泰斗徒弟的光。
文泉春在京城一众老字号里面同样是不起眼的存在。
也就前两年把关门歇业的鸿兴楼饺子师傅请到自家店里来。
这才在京城稍微有了些名气,被更多的人所知道。
在此之前,哪怕是南城这边,也就西南角骡马市街周围稍微有些名气。
连下面的陶然亭都没传过去,更别说东边的珠市口、鲜鱼口了。
一直到后来煤市街的新店开业以后,才在前门稍微有了那么点儿名气。
就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