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补足短板

作者:甜沫但不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术难度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要懂得管理大中型餐饮的运行以及经营管理知识。

杨振兴之所以能够惊险过关,主要在第一、二点上的国内烹饪历史和国外餐饮知识。

还有第五点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不俗的分数。

经营管理还得多亏了高园园进组拍戏之前一拉着他学习,不然在这方面杨振兴也不会得到高分。

至于第三点上,虽然读过许多介绍食材的古书,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肯定会有偏差。

而且杨振兴即使掌握的烹饪技巧丰富,明白制作菜品的原理,跟之前说的那样,他写出来的答案肯定不会和书本上标准答案一致。

不过侥幸通过了就是通过了,杨振兴也不再继续纠结成绩垫底。

他要开始准备接下来实际操作方面的考评。

具体的考评内容已经传达给他,内容同样包含五个部分。

首先要制作花色冷盘一只或者一组;制作一品传统名肴;制作创新菜一品;制作名点或者创新点心一品;再就是制作一组食品雕刻。

花色冷盘的主题自定,也就是说可以自己提前进行设计。

创新菜和食品雕刻同样可以提前进行设计。

但是传统名菜和点心制作,具体需要做什么,就得等考评现场,开始操作之前再把规定题目告诉厨师。

其他的项目都好说,对杨振兴没有任何难度。

难就难在了最后一项食品雕刻上面。

要知道食品雕刻杨振兴可是觉得有些浪费粮食,就没有学过。

最早的时候,杨兴盛要教给他这部分技巧,连需要的刻刀都全部准备好了。

但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最后也没教。

后来为了应付全国烹饪大赛和其他一些比赛需要,杨振兴稍微学了点,可也只能雕刻一些比较小的造型。

比如刻个南瓜冬瓜的当汤盅啊,用萝卜之类的边角料雕刻个小花这种的。

很显然就这样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应对烹饪大师界别的考评。

不求雕刻的多么精致,但至少不会拿几朵小花作为作品接受打分,不然不用想就知道成绩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好在时间上还比较充裕,这次杨振兴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

提到国内在食品雕刻方面的大师,就杨振兴了解的有四位。

一位是沪市的王再青,是首届琼花杯食品雕刻大赛银奖获得者。

杨振兴认识这位大师还是在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上,当时对方获得了果雕比赛的银奖。

一位是秦皇岛的郑长友,对方还是京城食品协会食品雕刻专业委员会理事。

在首届琼花杯上获得了双优奖,同样获奖无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