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节 不入伙就扔海里

作者:晨风天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之长,先止住这杀婴的事,若是婴儿的父母不要,咱们养。钱不是问题。”

刘淮几句话让陈傅良陷入了思考。

无论怎么看刘淮所作的事情也是义举,但私盐之事确实杀头重罪。

临安城内有许多权贵的家仆都在偷偷的贩私盐,可象是刘淮这样开出万亩盐田的半个也没有。

陈傅良问:“可否带我入城一观?”

“可以,但另一城。”

另一城?

确实是另一城,这一城是施子彦亲自选的。

刘淮的盐田就是韩绛穿越前的布袋盐场,而施子彦选的一城距离这里路上马车要行二百里,海上要行二百六十里。

海上还是比路上轻松,绕着岛走,那怕是重船一天也到了。

群山靠海的一块平原地,三角形,也就是二十里平原。这小城的名字叫夷东城。

若不是蓝海这疯子砍的山蛮子逃了八十里,也没有人敢在这里建城。

刘淮陪着陈傅良,还有一位客人是夷南城所谓的新任太守刘弥正。刘弥正一边骂着韩侂胄老贼一边努力的处理着夷南城的公务。

这次去夷东城,他也想去看看。

海上,刘弥正对陈傅良说:“火碱自金军南下后,大宋便失了碱池。其余地方的也有碱,但少,也不好。施丹圣从韩老贼家绛哥儿处得到了海盐日晒法与海盐制碱法,就在这夷东城建了一个制碱池。”

陈傅良不解:“为何选在夷东,为何不在盐田近处?”

“污水,怕污了海水损伤盐田。”

“佩服。”陈傅良心说自已还是想的简单了。

刘弥正又说道:“这次去夷东碱池是一件事,主要我想看看造纸坊。听说用的是麻杆与甘蔗渣,但污水刺鼻,排入东海,东海十万里,倒也化解了不少,但听闻依然会有少数鱼虾死亡,此事施丹圣正在研究如何化解,但造纸不能停。”

这个时代的造纸用碱,那点数量对于整个大海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可施子彦却依然在研究如何减少这些污水对大海的伤害。

道门讲究天地自然,人不能祸害天地,人祸害天地、天地必报之。

再说临安城。

身在富春山庄的韩绛连行李都没有搬下船,就被急急赶来的船召回临安。

和推算的一样,是韩绛离开临安的次日傍晚。

韩绛的船刚到临安码头,临安城内有点身份的人便已经知晓。

周必大称病在家,京镗虽然算不上一位良臣,却是一个守家的好臣子,当然也是一个有眼光的人。

京镗到了周必大府。

“周相公。”

“坐,看茶。”

两人相互客气几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