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斯坦因、时间停滞之地

作者:打火匣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河源纪略》中记载:罗布淖尔为西域巨泽,在西域近东偏北,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七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其馀沙啧限隔,潜伏不见者不算。以山势撰之,回环纡折无不趋归淖尔,淖尔东西二面百馀里,南北百馀里,冬夏不盈不缩……”

这片地区被称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这里就是罗布泊。

李山此刻正躺在车上,这是一种全地形的沙地车,开在沙漠之中,如同真正的沙漠之舟一般,也算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了。

李山的手中拿着一个非常古老的笔记本,而这个笔记本上通篇都是英文,并且从语法上看属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正宗的英伦语法。

李山是看不懂英文的,不过旁边已经有人给他进行了汉语注释,而这个笔记本居然是丘镜才留给他的。

这个笔记本上面记载了一个人的故事,一个自称为西方玄奘法师的英国人,一个致力于研究中国西域文化以及搜集中国古代西域文物的英国人。

有些人从小就是天才,斯坦因绝对是一个五岁就能被定义为天才的人。

斯坦因

1862-1943

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裔英国人。

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语言学家、

地理学家和探险家。

掌握超八种现存的语言,懂得二十余种东方古文字,21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主攻东方语言和考古学。

这位兄台可比某些中国人到了英国,然后选修东方文学,并且还挂科的存在要强太多太多了。

24岁被派往英属印度,出任旁遮普大学的行政官和东方学院的院长。

这是一位天才,更是一位强盗。

而这就是一本自诩为西方玄奘的斯坦因考古日记。

1901年1月:模糊不清的日期

当我踏上这片玄奘法师曾经走过的沙漠,我的内心发怵了,天空的太阳时而雪亮无比,时而昏黄一片。

沿着已经干枯的河道向前走,前方就是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淖尔,我的骆驼已经不愿意向前,即使叮叮当当的驼铃也无法为我带来一丝丝的安慰。

我的双脚早已抬不起来,面对前方无尽的沙海,我胆怯了,于是我觉得也许用钱可以搞定这一切。

1901年模糊不清的月日。

大发现!

真是天大的发现!

简直难以置信,我的上帝!

我的欧洲同行,如果知道我发现了什么,绝对会妒忌的要死。

今天我居然在绿洲的集市上发现了一块有着佉卢文字的木板,这可真是意外的发现,我简直要激动的窒息过去,差一点就跪在地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