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点映

作者:陈奔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女”人设的徐才人,以及胖冰、大美圆、菲包等花瓶为伍。

至于男演员方面同样也有四大小生之说。四小花旦是两千年左右诞生的,同时代的四大小生分别是陆译、黄雷、李鸭棚和胡兵。

那时候刚刚由快递小哥进入这一行的贺新压根就排不上号。直到03年的时候,新一期的四大小生才有他的名字,同时还有刘液、小明哥和佟大伟。

不过相比四旦的稳定,四大小生倒是经常换人,有上有下的,比如象邓朝、印晓天、聂元、插刀教的杜村等等都曾名列其中。如今小文风头正盛,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也能名列四大小生。

但有趣的是,大概三四年前,媒体已经不再将贺新的名字名列其中。至于原因么,无他,差距太大。

无论是小明哥也好,陈昆也罢,亦或佟大伟、刘液之流,无论是荣誉、票房,特别是演技,都无法跟他相提并论。加之他又是影视公司老板的身份,可谓独树一帜。

而如今的贺新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跟香港明星扳扳手腕的新生代男演员。而中生代的,大概只有姜闻和葛大爷这两位。

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时代造成的,比如03年之后,内地和香港正式开启了合拍片时代,在之后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所谓合拍片就是香港明星始终占据男主之位,搭配内地的花瓶,然后内地出色的男演员往往就会沦为配角。

这也是为什么内地女演员可以拿到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而内地男演员永远都没有斩获影帝的机会。

当然这个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决定的,但是也抑制了很多内地男演员的发展。你想当初一部《无间道3》,让道明叔和黄智忠去做配。黄智忠做配可能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名气不大,但是明显格格不入。粗看可能是道明叔和黄智忠有点用力过猛或者再说难听点就是过于拿腔拿调,但是站在纯业务的角度去看,不提道明叔,就凭黄智忠的表演,也明显胜过刘得华、傻强、黄sir之流。

而贺新大概是所有新生代演员当中唯一的异类,除了最开始拍文艺片,到后来他只拍自己公司的电影,文艺片能刷奖,商业片更是能打。在票房上常常把那些所谓香港大导演、大明星的大片打的落花流水。

而新皓传媒出品的电影,清一色都是以内地演员主扛,从贺新本人到黄博,再到现在的徐光头、宝强以及小文。

曾经也有媒体问过他,为什么不用港台明星,甚至还有不怀好意的问他是不是排斥港台演员?

贺新一开始打哈哈说什么港台明星太贵了,自己小打小闹请不起。后来《赛车》中请来了不少来自湾湾的喜剧演员,包括今年这部热卖的《失恋》中是王瑶庆。他已然完全有理由可以说自己并不排斥港台演员,首先要看角色合不合适,然后演技怎么样。如果同样合适、演技相当的情况下,他肯定优先选用内地演员。一方面只允许你们抱团,我们就不能抱团么?当然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