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酷哥

作者:陈奔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员,每个人都有自己划分好的片区。

每天一早邮车到了之后,首先开始分类,不少单位都是订报纸的,而且信件量相对也比较大,每个单位的报纸和信件都要分好放在一起,然后还有私人订的报纸和信件啥的。

一辆51型的重磅自行车,架的两边挂着绿色的帆布邮包,这是邮递员的标配。每天一早分拣完报纸、邮件大概八点半左右,跟着师傅一起出门,一圈下来送完邮件回到所里正好吃午饭。午饭过后,分拣达到的第二批报纸邮件,两点半左右出发,第二批报纸邮件送完,也就到了下班时间。

每天如此,周而复始。而且鱼山路这一带都是依山而建的,下坡还好,坡可就要了老命喽,只能是闷着头拼命的踩着踏板用力蹬。

他跟着的那位师傅,已经是干了二十多年的老邮递员了,对这一片到单位,下到住户,几乎没有不认识的,而且还特别八卦,到领导更替,下到夫妻矛盾,说起来那可真是如数家珍。

用他的话来说,这一片他闭着眼睛都能摸得过来,而且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别想瞒过他的眼睛和耳朵。

所谓体验生活,就是演员从理性的剧本分析到真实的走进角色的生活,进而深入感受到角色内心世界的创作基础。

贺新记得教科书就是这么写的。

通俗的说就是要演员在体验生活前,演员会对角色的形象、性格、外部动作、习惯、交流方式等有着各种各样的遐想和构思。但这戏都只是停留在理性层面的空想和猜测,都是纸谈兵。

演员唯有真正走到角色生活过的地方,走进角色的生活空间,吃着角色喜欢吃的食物,看着角色喜欢看的书,玩着角色喜欢玩的游戏,做着角色每天喜欢做的事情,接触着角色每天接触的人群,完全走进角色的生活中去,演员才能真正理解角色,感受到角色,并开始成为角色。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说穿了就是体验生活是演员完成创造角色的创作基础。

举个最浅显的例子,罗伯特德尼罗是公认的“教父”级的演员,他曾经凭借《出租车司机》中出租车司机的角色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提名。而他在出演这部戏之前,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开出租车工作十二小时,长期深入的经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日常生活。

所以他在表演时不再需要刻意去做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习惯动作,表现出一个出租车司机该有的态度和反应。因为他已经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了,本能的就会产生出一个出租车司机当下应该做的,应该想的,应该感受到的种种,真正做到了“我就是角色”。

再比如吴精为了拍摄自导自演的《战狼》,在特种兵部队里待了整整十五个月,每天和特种兵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最终完成了一部票房过五亿的电影,而后的《战狼2》更是让国人赞叹不已,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

所以说吴精的成功不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