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还没听到开戏的锣鼓点。迎面偶然驶过的某辆车已印上红色的“金熊”,又像是听到了开演前的一记调弦声。
相比大兴土木、日新月异的京城,这里依旧让人感觉冷峻而肃穆,没有一丝喧嚣和热烈。跟四年前相比,从机场到市中心这一路上,似乎没有任何变化,整个城市不见高层建筑,难得一座立交桥,甚至很不“现代化”,没有惯常的大都市给人心理上的那种压抑感。
只有宁皓原本就是个夜猫子,加上第一次来德国,跟当初贺新第一次来到这里时一样,很新奇的朝车窗外看着,嘴里还不停地问着,柏林墙啦、勃兰登堡啦、德国议会大厦等这些经常在历史书上经常出现的这里的著名景点。
大年初一上午九点的飞机,到达柏林是下午四点多钟,中间相差了七个小时。一同过来的小豆丁和博纳那位发行部的副经理此时正在车上打瞌睡,毕竟这个时候在国内已经快要接近午夜了。
现在回想起来,他不由哑然失笑。
都说欧洲三大电影节是文艺电影的殿堂,但是贺新每每来到人头攒动、喧嚣异常,如同菜市场一般的电影交易市场,都会有种神奇的感觉,商业气息笼罩着艺术气息,让你不得不去思考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问题。
换句话说,文艺电影除了艺术性,也是需要卖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