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丁看到了,同样很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把头别了过去。但马上又不放心地回头叮嘱道:“老板,那《双驴记》我建议您还是好好看看,这个版权我已经拿下来了。”
“嗯!”
《双驴记》他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包括那个叫汪松的作者,同样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不过正如小豆丁说的那样,反正也没几个钱,你高兴就好。
这年头改编影视版权的价格真心不高,除非你是煌煌巨作,就好比当年三月河所谓“辫子三部曲”、阿莱的“尘埃落定”等等,这些都是名家名作,版权费用自然不会低。
类似象《双驴记》、《潜伏》这种作者不太出名的作品,顶多几万块钱就搞定了。《双驴记》因为是中篇,小豆丁当初谈下来的时候花了六万块钱。至于《潜伏》这种短篇可能就更低了。
……
“呼!”
贺新坐在床上长出了一口气,他刚刚看完只有十几页短篇《潜伏》。
五章,一万多字,不到二十分钟就看完了。
怎么说呢?
有点象他记忆中那部三十集电视剧的一个故事大纲。
而且里的人物很简单,只有余则成、翠萍、站长、马队长,这么几个人物。什么左蓝、李崖、陆桥山、晚秋、曹炳坤等这些人物统统没有。
余则成一早就是地下党,不是因为女人才后来加入的,更没有前面刺杀汉奸这种情节。他一早就是站长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手下,跟重庆的戴老板一点关系都没有。
贺新这时才感觉有些发愁,就这么一部只有一万多字的短篇,要想改编成一部长达三十集的连续剧谈何容易啊!
或许他可以凭借记忆构建人物关系,搭建出故事的骨架,但是里面的内容是需要填充的。他可是没有类似大金毛笔下的主人公那样牛逼,连影视剧中的台词都能一字不差的记下来。说到底,他也只能说了大概。
尤其是原版电视剧里站长时不时冒出来的那些个金句,好多他已经都记不清了。可千万不能小看这些台词,那可绝对是提升电视剧的品质,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
可惜,不管他怎么拼命回忆,就是想不起来原时空中电视剧《潜伏》的编剧和导演到底是谁。
说来也是,上辈子他看剧就是看个热闹,记住的也只是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演员,至于后面字幕上显示的导演和编剧,谁会去留心呢?
包括他记忆中还有一部印象很深刻的谍战电视剧《黎明之前》,能记住也之后渣男秀波、小眼睛的谭忠恕,在《乔家大院》里演过他手下大掌柜的水手这么几位,同样想不起来谁是导演,谁是编剧。
“怎么了?”
程好洗完澡,穿着件吊带睡衣从卫生间里出来,看到男朋友靠在床头长吁短叹,关切地问了一声。
未等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