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大钢子去年执导的根据网络改编的爱情剧《给我一支烟》,一开始就是锁定了央视八套2006年的开年大戏。结果大钢子玩出圈了,因为敏感话题和情节,没有通过电视台的审查。于是乎《武林外传》就填补了这个空档。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批评之声大都来自一些利益冲突者,或者纯属妒忌。比如著名的大钢子,赵宝钢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收视率高的未必就是好戏!《武林外传》虽然很火,但他只能逗乐,而不是一部优秀作品!”
央视首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那些所谓“文化精英”、“意见领袖”、“所谓清醒者”,他们时常很乐意跟观众唱反调,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却不太敢招惹央妈这样的庞然大物。
从形式上来说,《武林外传》的风格的确很先锋、时尚,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是拼贴、反讽与戏仿,不受时空的限制,不管题材的分类,方言、笑料、游戏、广告用语、影视文化、流行音乐等等信手拈来,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但是该剧对‘戏仿度’进行了精心的把握,于戏谑反讽之中点击了当代人生百态,生动鲜活地戏仿出一种理想失重之后的人生状态。”——《京华时报》
“《武林外传》的戏说之所以成功地登上大雅之堂,关键在于‘戏说度’拿捏得准。它解构、反讽武侠,而不颠覆侠义精神;失重地戏仿人生,而不消极失落
“中国情景喜剧史上两大最巅峰之一”——《南都》
“在这部剧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幽默与温情、后现代风格的解构和现实主义的教诲、对武侠的反讽与对侠义精神的弘扬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还掺杂着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广告段落、综艺节目、时事新闻、时尚资讯等等。”——《新京报》
一时间,这部剧形成了一股先锋与传统碰撞的文化现象,各大媒体纷纷写文评论,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褒远远大于贬。
《武林外传》彻底大火,博客、贴吧、天涯都成为了影迷探讨的阵地。因为片中包含了太多流行文化,像流行音乐、游戏、用语、调侃第五代导演、解构大型比赛等等。
开播十天,收视率更是一度破10,此后一直稳定在8%左右。根据网络调查,追捧该剧的观众年龄集中在15——35岁之间。
“对啊,弟妹,阿新怎么说的?这都快八点了,他怎么还没到?”宁皓抬腕看了看戴在手上的大金表也跟着道。
“他早上就说了,一收工马上就过来!这会儿没来电话,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陈好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