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的,比如陆串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作为一个导演肯定要遵循游戏规则,因为任何一个导演的最终目标都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要和观众见面。
贺新此时正在网上看一篇前方记者发回来的楼烨的专访,字里行间他能够清楚地看到楼烨的快乐和痛苦。
快乐源自于自己的作品在戛纳放映了两场,他和同样为这部戏付出极大牺牲的郭小东和郝雷一起亮相了记者见面会;痛苦的是,因为违规参赛,《怡和园》极有可能被禁。
而且不善言辞的楼烨这次把姿态摆的很低,不停在反省自己的错误,大概是希望通过媒体想国内有关部门传递一个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的信号,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网开一面。
其实楼烨现在面对的局面,贺新之前和王晓帅两人都有预见性。王晓帅是看过《怡和园》的初剪版,用他的话来说,楼烨这次踩了一个不亚于当年壮壮《蓝风筝》这样的大雷,肯定会被禁。
而楼烨这次之所以冒这么大风险,明知我国《电影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允许未审查片出国参展参赛,可还是以个人名义带着《怡和园》拷贝前往戛纳,说穿了还是资本在作祟。
《怡和园》投资高达两千多万,在国产文艺片中是大投入,而文艺片在国内票房历来惨淡,如果要收回投资,必须得向海外发行拷贝才行。之前《怡和园》卖出了日本和法国的版权发行,只要电影能如期在戛纳亮相,海外的版权收入就可以收回整部片子的投资。
因此,楼烨只能是孤注一掷,为了不亏本,他也不得不赌上自己的导演前程,到戛纳博一把了。
说到楼烨《怡和园》的大投入,王晓帅当时表情一副酸溜溜的。他们两人都能称得上是国内所谓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论国际上拿到的奖项,王晓帅甚至还要超过楼烨。
但是凭什么沉默寡言的楼烨总能拿到大投资,《紫蝴地》的三千万,《怡和园》的两千万;而到他王晓帅这儿,每次只能拍拍几百万的小制作,还经常为了钱的是弄的焦头烂额。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王晓帅的作品大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个人的痕迹太重,私货满满;而楼烨的作品则明显要更加国际化,更加艺术。
与此同时,楼烨的违规在戛纳影展上也成为了焦点。国外的某些敌对势力纷纷在媒体上带节奏。
比如《好莱坞报道》刊文称:在没通过审批的情况下,楼烨冒险在戛纳放映这部影片,他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亚洲传媒》则点评称,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太苛刻。
……
此时,看着网上有关楼这次违规参赛的各种评论,贺新只能是无奈地摇摇头。看来这次楼烨可是真的要有麻烦了。
这段时间网上娱乐新闻最热闹的除了戛纳电影节的各种消息,还有就是针对李桉前几天低调入京,入驻一家艺术学校,开始选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