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贺岁档票房大战

作者:陈奔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句话好象这么说来着:快乐总是短暂的,换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和长叹!

他不想当渣男,更不想舍不得当下的美好,只能选择不见。

电话的那头的蒋琴琴匆匆挂断电话之后,同样坐在沙发上愣愣地看着窗外。她已经不是小姑娘了,此时却有种初恋时酸楚、焦躁和不安。明明知道没有结果,为什么自己还要这么执着呢?至今她都没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车子沿着工体北路往团结湖方向前行,贺新无意中透过车窗便看见路边一家电影院门口贴着两张硕大的电影海报。

胡子拉碴的刘得华、阴鸷的李连结以及愤怒的金成武,可谓星光璀璨,且别具一格。三位大明星似乎都颠覆了他们一贯的银幕形象。

而另一个张则是夕阳下一排排木桩墓碑,一个沉默的退伍军人。人物的很小,唯有“集结号”三个繁体大字格外醒目。

2007年前十个月的电影票房,几乎都是进口片一统天下:《变形金刚》2.8亿,《蜘蛛侠3》1.5亿,《哈利波特和凤凰社》亿,《加勒比海盗:世界尽头》1.3亿,《007:皇家赌场》9300万,《博物馆奇妙夜》6500万。

轮下来才是华语电影中一枝独秀的《门徒》6400万票房。

但是到了十一月份,原本这个贺岁档前的冷门档期,推迟档期的《色戒》,却借助媒体的强力炒作、争议不断的社会话题以及影片本身的高品质,获得亿的高额票房。之前还被广受赞誉的《双驴记》的票房仅仅只有人家的一个零头。

然而《色戒》还不是最疯狂的,当《投名状》在贺岁档率先亮相,首周末四天便以9800万的票房打破了包括《英雄》、《功夫》、《满城尽带黄金甲》等所有华语影片曾经创下的首映周票房纪录。

更重要的是《投名状》除了票房好,更打破了以往大片“叫座不叫好”的怪圈,广大观众和媒体对《投名状》的评价都不俗。

中影、寰亚等投资方,包括发行方保利博纳更是喊出了“票房破四亿,打破华语电影影史票房纪录”的口号。

然而仅仅一周后,冯晓刚的《集结号》上映,同样首周四天,却以排片不足《投名状》的三分之二,拷贝数同样只有《投名状》的60%的投放量,却一举拿下了9000万的票房。

于此同时《投名状》的票房却停滞不前。

其实,在《集结号》上映前,演员阵容无一大明星,投资只有《投名状》的三分之一,几乎无人看好。大家都在预测没有了葛尤的冯氏贺岁片即将迎来滑铁卢。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贺新今天下午还特意留心了一下网上的新闻,《集结号》上映一周已经拿下了1.6亿的票房,而《投名状》却停留在1.9亿,迟迟不能突破2亿大关,排片却受到了《集结号》极大的挤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