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流量时代的前夕

作者:半池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困境还不至于让华艺清醒。

流量时代里的华艺,在逐渐认识到“去影视化”走不通之后,也慢慢的把老本行捡了起来。

华艺的底蕴还是有的,王家兄弟转幕后之后,公司的运营与二人的关系就不大了。

现在的华艺要适当抽一鞭子,才能让固执的王家兄弟甘心退到幕后,而不是把秦雨推出来当傀儡。

老牌的影视企业只要坚挺着,滕讯阿里想推动流量时代的进程,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说白了,这就是圈里的合纵连横。

不管在哪一个圈子里,都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流量时代的前夕,必须得提早做好准备。所以,徐声还是把《不死人》提到贺岁档。

公司现有的可以上映的项目中,还有《死亡环绕》和《等风来》这样的优质项目。

但是比起追加过投资的《不死人》,这两部电影的分量还是轻了一些。

《死亡环绕》是思湘文化悬疑系列的开山之作,不管导演还是演员阵容,是根本不能和《私人订制》媲美的。

《等风来》就不用说了,滕化涛失去《失恋33天》之后第一次试水大荧幕,去跟《私人订制》争锋根本不可能。

也只有投资超五亿的《不死人》,在故事和特效场面上有冲击记录的可能。

要打疼华艺,就得要从华艺最缺少的东西上入手。

虽然《私人订制》也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

冯晓钢的电影,从《甲方乙方》开始,教做人的痕迹太过于明显。

亦或者说,冯晓钢在这部电影里,有着太多想要批判的社会的情绪。

《私人订制》虽然放在了贺岁档,但却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贺岁喜剧。

就拿电影一开始,范威老师登场,一开始就是各种讽刺,什么“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之类。

这种桥段的意图过于明显,反而使观众觉得自己好像就是行走在丑陋的边缘。

而到了后面,影片还谈到了环境问题,民生问题等等。

几乎是在全方位的反应大众的心声,反而使得电影看起来好像是在做年终总结一般。

最重要的,冯晓钢的那一套面对逐渐崛起的流量时代,已经渐渐的不够用了。

不管是拍摄手法,还在在剧情的设计和镜头切换上面,冯晓钢这种从胶片时代出来的导演在接触最新的制作方式上,都没有及时的跟上时代的潮流。

就算没有思湘文化的崛起,《私人订制》在技法上,比起华艺自己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都差了一截。

《私人订制》算是冯晓钢的收官之作了,毕竟15年的《老炮儿》纯粹就是冯晓钢自己高兴自己在玩。

徐声虽然对冯晓钢的电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