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声好歹醒过来了,小两口的生活也回到了正常轨道,如今还把思湘文化做了起来。作为长辈,见到后辈能独立无疑是欣慰的。
一场不怎么热闹的庆功宴就在众说纷纭中收尾。
而当天,《盗梦空间》也悄然在美上映。
全美不到4万的银幕数量,环球占比不到10%,《盗梦空间》开画只取得了不到200张银幕的支持,比国内要稍差一些。
在二月这个北美院线的冷淡时期,没有多少大片竞争。出色一点的《血与骨》、《黑色星期五》之类,都是小成本电影。
环球之所以答应上映《盗梦空间》,就是因为这是个北美电影的冷淡期。环球本身也没在这个档期安排什么看重的电影,购买《盗梦空间》,也就是为了填补这个时间段的银幕真空。
可八百万美币的价格,相对国内其他电影来说,的确是个不低的报价了。
然而让环球意想不到的是,《盗梦空间》的制片方竟然拒绝报价,选择了分成模式。美其名曰共担风险,最后也没狮子大开口要太高的分成。
然而当第二天环球的观影数据拿到办公桌前,作为环球影业院线总监的布莱恩却皱起了眉头。
其他的电影倒没什么,票房数据都沿着他预估的方向在发展。
唯独一整张列表中排名末尾的《盗梦空间》有些意外。
由于是国外的片子,环球安排的排片根本不多。不到200张银幕,共计500场左右的排片对列表上的这些电影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不到15万美币的票房数据相比其他的影片也完全没什么优势,相当于一场电影不过300美金的票房,勉强能付个电费。
可这是针对美帝境内的影片来对比的。
作为环球的院线总监,布莱恩深知华夏的电影在美帝是有多么的不受欢迎。
就拿《赤壁上》来说,北美上映一个月也不到300万的票房,而且这还是所谓的华式大片。所以拿到《盗梦空间》的排片表,他对这部投资不过几百万美币的电影就不屑一顾。
他不清楚为什么购片部门会选择这么一部小成本的电影来过渡2月份这个冷淡的档期。
可现在当他看到《盗梦空间》的票房时,却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盗梦空间》在没做什么宣传的情况下,首日竟然还能取得15万美币的票房,相比于其他华夏影片,已经好得太多。
然而让他更惊讶的却是第二天的票房数据。
20万美币!竟然还提升了一些。
一周之后,布莱恩果断的冲进了环球院线的总裁办公室。
“史蒂芬先生,你看看这部电影的票房数据!”
他把这一周的票房数据放在史蒂芬的办公桌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