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寓教于乐提高语文素质上

作者:瑾握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名称,而称之为“随笔”。“随笔”可随心所欲地写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体验,这名称有利于消除学生写作心理上的障碍,但篇数、

字数在全年写作总量上有明确规定(60篇,4.5万字),并严格要求,定期检查。为了激发写作愿望,并有长期写下去的思想准备,我提议学生选用精美的硬面抄作“随笔”本,认真记录自己高中生活的历程,心理发展的轨迹,以给未来留下美好的记忆。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多数同学写得真实,有感情,有些抱试试看的写作态度的同学也渐渐走上了正轨。由于写得真切、有内容,一些同学私下还互换随笔看,从中感知别人对同样生活内容的深浅不同的表述,很受启发。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同学们已写了厚厚的几十页,有的给自己的“随笔”编了目录,加上插图;有的取笔名,作补注。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每人自选一篇最佳“随笔”,以最美的字迹抄写在我为他们准备的精致活页纸上,然后按班编辑成集。同学们自己给集子命名,两个班分别是《足迹》、《百感交集》,很切合内容实际;班委为之作序,也写得得体有味。一些同学还在封面设计、编目插图等方面倾注了很大的热情。现在,随笔已是许多同学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表示以后“将会永远写下去”。能如此,说明好习惯已经养成,这些学生真正具备了观察、感受生活,用文字记录、反映生活的素养了。

三、通过活动锻炼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有很强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了增加学生锻炼能力的机会,我把“三分钟演讲”引人课堂。每周一的语文课上,每班由两位同学上台演讲。演讲的题目可以是班级生活中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可以是其他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每人限时三分钟,讲稿由自己写,要求上台脱稿讲,讲完把讲稿贴在“学习交流栏”。这对每位同学都是挑战,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但正因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做才新鲜,有魅力。两学期来,每人都已上台讲过两次,每次讲完都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虽然我上台时很紧张,两腿发抖,但当我讲完走下讲台时,我感到充实,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有同学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这确实是很有体验的锻炼。更有情趣的是班级记者招待会。班干、团干坐在教室的前面,面对全班同学,接受大家的提问。同学们纷纷举手,就班级管理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向有关干部发问,有轻松的,也有严肃尖锐的。班干们也都尽其所能向同学们坦陈对有关问题的看法。招待会开始提问时需老师引导启发,但几分钟后就进入状态,举手踊跃,发问频频,气氛热烈,下课铃响了还兴犹未尽。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促进了班干和同学们的思想沟通,拉近了感情距离,班集体的凝聚力更强了。

四、通过活动促进素质的提高

素质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品质素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