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听说过“安卓推出早期是半成品”“因为iphone而强行发布”之类的传闻。
刘丰家里有电脑,英语水平完全够用,在学会了科学上网之后,获取信息比房长安更方便,因为这段时间所获知的信息里面,外界普遍认为谷歌会学习苹果推出属于谷歌的手机,而不是去推出一个操作系统,安卓是他们自家用的。
这种情况下,他对房长安提出的“安卓基于linux,必须开源;谷歌想要与苹果抗衡,只能开源”的说法并不认同。
你房长安再牛,还能知道谷歌要做什么?还能比华尔街那边更了解谷歌?
除此之外,这种不认同还有一种执念,这种执念不在于谷歌是不是会推出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在于“就算安卓开源,我为什么要用?用了安卓依旧是国外的系统,我们要改变中国,就要自己打造属于中国的操作系统”的远大理想。
两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做过多次辩论,基本每次都是以刘丰的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被说服,也没有认输。
这次他又要彻底决定去“学unix”,大概率还是因为这种执念。
“首先,unix是闭源的,我们能买得到的源码有限,能买得起的源码更加有限。”
“其次,开发一个操作系统需要很多钱,很多很多钱。”
“最后,开发一个操作系统靠的不是一个人,而在中国,至少现在,我了解的现状,你找不到这么多人。”
“这三个问题我们一个都解决不了。”
刘丰显然早有准备,反驳道:“不一定,linux系统就是linus写出来的。”
“他只是写出来了雏形,现在的linux是开源之后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晶。”
“那也是他缔造了linux。”
“但是没有开源就没有现在的linux,而且,在我看来linux比unix更伟大,unix是资本发家致富的工具,linus才是真正的对所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你既然推崇linus,为什么要放弃linux呢?”
“我不是不喜欢linux,我只是不想用安卓。”
刘丰顿了一下,“要不我们在linux上写一个系统吧。”
“然后呢?”
房长安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对那个贡献巨大的linus了解不多,但按照他半吊子的了解,那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不论是技术还是信念。
房长安尊重理想主义者,但当这种理想主义出现在自己看重的合作伙伴的身上的时候,并不觉得愉快。
“假定安卓按照我们的预测那样开源了,苹果真的改变世界了,我们自己努力也好,通过别人的合作也好,成功写了一个系统,有什么意义?拿什么吸引开发者?拿什么对抗苹果、谷歌和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