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咱们青铜天子,就是他们白银帝国的皇帝,董解元也丝毫不给脸面。”
“他是白银帝国的人?”十方不禁就是一愣。
“对啊,听说这位大才子当年可是点了白银帝国的头名状元郎,只不过为人恃才放旷,竟然在金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卖弄文采,嘲讽白银君主,惹得白银皇帝大怒,本想砍了他的脑袋,但因为董解元才名广播天下,名气太大,白银皇帝怕担了嫉才害才的骂名,这才没敢杀,只是免了他的状元功名,终生不得录用,故而才有了这董解元之名,如果不是这样,恐怕就叫董状元了。”
十方一听,倒是对这位董解元瞬间生出好感了,“连他自己的皇帝都敢嘲弄,还真不愧恃才放旷这四个字,看来也是个性情中人。”
丹杏点点头,一边拉着十方急走,一边又说道:“对啊,本来董解元就以才名闻天下,这下更是举世皆知,自此之后,他醉心优伶,连写了两部传奇戏感人至深,赚足了天下看戏人的眼泪,所以才有了这两部传奇人间泪之称,只不过这两部都是悲剧,看得人好不伤心,因而就有人,尤其是好南曲的才子们就诋毁董解元,说他只会写悲剧,不会写喜剧,结果这下可惹怒了董解元,竟然直接把南曲戏里最著名的《莺莺传》拿过来,大笔一挥,改成了北调戏,也就是如今天下齐鸣的《西厢记诸宫调》,此戏一出,天下戏班无不以此为大轴,甚至就连演傀儡戏,皮影戏的戏班子,都把唱了几百年的《寒窑血泪》给挪到了压轴,把大轴腾出来给了《西厢记》,更是让南曲戏班纷纷改唱北调,以至于《莺莺传》都没人再唱了,这就是一曲西厢天下鸣的由来。”
ps:大多网文里的文抄公一般都是抄诗抄词,诗必李杜,词必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看的作者君也不禁技痒,忍不住也文抄公一把,只不过,这个抄可不是抄戏剧,容作者君先卖个关子,万花会上自会见分晓。
另外,古代戏曲中,大轴是最后一场,压轴是倒数第二场,最牛x的是大轴子,并非压轴子,给不太懂戏曲的老爷们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