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朝堂之争

作者:银色纪念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哦?沛然兄请讲。”方觉好奇道。

“若是我年老体衰,这时候,有个选择在我面前,死百人,换我增寿一年,我做不做?”

不等方觉说话,白浩就自己回答了:“我断然拒绝。然后,老师又问,若是死百人,换我增寿十年,百年,我又做不做?再朝大了说,若是死千万人,换我增寿五百年、一千年,做不做?”

方觉心中一动,隐隐明白了徐谨这些问题的真正涵义。

白浩吁了口气:“这些问题,直指人生最大欲求和恐怖,直接撕开了所谓的仁义道德的面具,我至今想起,若是真放在我面前,让我衡量取舍,我只怕要疯掉。我做不做,不敢说,但朝廷……呵呵……”

呵呵的意思很明确。

历史上,所谓的明君圣王,有一个算一个,如果能延年益寿,不要说什么五百年、一千年,哪怕只有五十年、一百年,让天下死个千百万人作为代价,绝对眼皮子都不眨一下,毫不犹豫。

所谓明君,并非从内心‘爱’百姓,

张三家能不能吃饱饭,李四儿子娶不到媳妇,和皇帝,半点关系都没有。

明君爱百姓,爱的其实是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能统治好这些百姓,让百姓丰衣足食,国家强大,是帝王功业。

为了功业,需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明君就会让百姓安居乐业,谁拦在路上,就杀谁;

为了功业,需要死千万百姓,那也会毫不犹豫的让百姓去死。

更何况,是自身寿元?

“以子明之才,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白浩见方觉沉思,叹道:“上面会做,官员豪门世家富商会不会做呢?自然也会,甚至,连百姓自己,为了得到好处,也会相互相害。”

“利益超过了一定极限之后,现行的道德,便不足以约束人心。”方觉道。

“说得透,就是这个话!”

白浩一拍大腿:“朝中所论所争,并非修道好与不好,对与不对,而是怎么样才能约束‘道’,若是没有找到这个约束,那么,就只能靠着朝廷来压制。否则,必然天下大乱,底层百姓,想当猪狗亦不可得。到时候,人间只怕要成为炼狱。”

“可是,修道之人能带来的好处,实在太诱人,别的不说,仅仅是延年益寿的丹药、强军的器具,就足够朝廷大佬,甚至陛下心动。”

方觉笑笑:“既要人家的好处,那就不能不给人家一定的权力,要的越多,给的就越多,朝廷对修道者越来越依赖,修道者就越来越权重,于是朝廷里有一批人开始担心起来,是这个意思吧?”

“正是如此。”

白浩点点头:“还是子明刚才那话说得透彻,要有约束。如果不能修道,没有得道高人,人寿有尽、人力有穷,朝廷靠着仁义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