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的压缩,再压缩,就等着达到临界点,直接炸开。
外面天寒,西暖阁里面却温度适宜,中央护栏这几个精致的小火炉,一直在维持着暖阁里的温度。
这本应该是个很舒服的气温,但是从真皇帝的脸上,却显得有些过于红润。
老太监静悄悄的走到皇上身侧,他微微抬头,使了一个眼神,在左右两侧伺候的小太监如获大赦,急急忙忙行了一个礼,转身跑了出去。
家人们都知道,皇上喜怒无常,最好杀人,大臣都像萝卜一样砍,砍完一批接一批,身边的小太监们,更是不当回事儿,虽然不至于一不小心就没命,在挨板子的滋味也不好受。
书案上的奏折还有一张多厚,上面用沉重的白玉镇压着,右边示意小罗整里好了,而按的右侧,放着整整两个大框里面已经乱七八糟的扔了一大堆。
显然这些写的都是狗屁没用的废话。
皇上看每份奏折的时候,表情都是不一样的,一会眉头紧锁一会儿,无可奈何,有的时候咬牙切齿,有的时候摇头叹息。
皇上其实也挺悲催的,特别是在那个时期,他只能通过奏折来了解世界。
他得不到准确的信息,也没有整理数据的概念,只能通过自己对写奏折的人的了解,来判断,他写的东西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每看一份奏折,都像是在玩心理战。
长年累月之下,不未老先衰才怪呢。
“废物!”
“狗屁不通!”
“不知所谓!”
“钱钱,就知道要钱!”
一连串遇到了好几份糟心事儿,皇上的怒火有些压制不住了,每次都忍不住将奏折扔出去,骂上一句解恨。
老太监静静的等着皇上发火,每一次告一段落之后,才走过去,将乱丢了奏折整理好,放在书案的一个角落。
不知道过了多久,皇上抬头扔一份奏折的时候,余光终于看到了老太监。
他脸上的怒意渐渐收敛,手也慢慢放了下来,神色逐渐缓和,眼中带了几分亲切:“大伴,你来啦!”
这可不是简单的称呼,只要被皇上完全信任,甚至自小玩到大的伙伴,才有可能被冠上这个名称。
王承恩露出了一丝关切,道:“皇上,夜深了,吃点儿东西吧!”
“朕没有胃口!”
老太监知道皇上的性格,说好听点是倔强,说不好听的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个时候就需要他来替皇上做主,老太监伸手招了招,几个小太监立刻把食盒送了上来。
东西很简单,只有一碗清粥,样小咸菜和一张薄饼。
崇祯的日子过得是真苦,他也是天真,因为从嘴里就能省出打天下的钱,也不看看自己多大的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