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一样。
弗格森特别喜欢他这种“埋头苦干”能攻又能守的全能战士,把他这种“劳模”精神称为曼联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比赛前30分钟里,朴智星至少跑了6公里,根据国际足联技术统计,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主力球员平均跑动距离是10公里。
也就是说朴智星在开场半个小时内比别人多了一倍的努力,他是如此的努力却依然很透明。
不管是球迷、解说员还是对手几乎都忘了场上还有这么一个人。
无球跑位体现了一名球员的球商,如果球商低一点,又不想泯然众人那就要勤备。
勤能补拙,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朴智星就是这样不知疲倦的奔跑着,穿插着。
没有射门、没有助攻、没有抢断,在场上飞奔着,努力寻找着。
在上半场快结束的时候,吉格斯与斯科尔斯在左路做二过一配合想过夏棋,却被经验丰富的铁腰维埃拉携手夏棋,俩人二打二给挡了出来。
不甘于失败的斯科尔斯灵光一闪,突然停球,向球场的另一侧长传找朴智星。
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高空大传移,皮球从球场的左侧穿过宽度到了球场的右侧,关键它的落点和速度都控制的很好,不愧是红魔曼联的中场大脑。
朴智星完全可以在科尔多巴赶到前自己停球、突破、过人、射门。
但是韩国人当支点当习惯了,没有当主角的觉悟,选择了直接头球摆渡,顺势鱼跃把皮球顶向禁区空当。
这不是朴智星的球商,只是工具人的习惯,可它错进错出产生致命的杀伤力。
国米边卫少一个人,场上落后一球,穆里尼奥坐在观众席上并没有遥控换人。
不知道穆里尼奥是如何想的,反正他选择了无视。
可再怎么无视,场上少一人总是存在的。
科尔多巴判断朴智星能够向前突破,当然要把他往外赶,越是远离禁区越安全嘛。
被朴智星有大局观的一顶,正击中国米防守漏洞,这个时机恰到好处。
科尔多巴外扑后的空位没有人去补,朴智星的头球又是刚好落在这里。
“危险!”
“好球!”
乔治和马丁各自站一队,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喊一句,其意思都一样,曼联的机会来了。
鲁尼!
又见鲁尼!
讲实话,鲁尼的把握机会很一般,他是个吐饼侠。
弗格森想让他顶起c罗走后的一哥位置,后来发现只是他老人家的一厢情愿,鲁尼本人也许在心里在梦里有过一哥梦但在现实中不管是在足球场上还是场下他都差c罗一个世纪。
现在是09年,鲁尼还没胖成胖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