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其余人一齐识字,倒是让前来的这些人没有想到的。
韩嵩想了想,他明白关平的意思了,这些识字的世家子弟以及寒门子弟不是他的重点。
着重培养其余那些立下战功的士卒,才是最为重要的。
想通了这点,韩嵩也不在坚持,只是不理解关平的意思。
如今大汉本就是豪强做主,为何会会普通士卒如此重视?
刘璋的儿子刘阐倒是听闻过关云长对待普通士卒很好,莫不是家传的习惯?
虞泗愣在原地,这藏书是送不出去了?
“主任,我这里有一些家族藏书,不知如何处理。”虞泗想了想,还是抱拳问道。
“我会让人腾出一间屋子,专门放大家从家里带来的藏书,以后也会用上。”
关平也没拒绝,倒是他忘了整一个图书馆出来。
虞泗只是抱拳,心想这样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嘱托吧?
得到答案的韩嵩等人直接走了。
一旁坐着的黄忠,才放下千字文,看着这帮人远去:
“定国啊,他们莫不是还想要在学校趁机搞特权?”
关平看着这些人远去,无非就是想要拔高自己吗?
扬名不都是这般操作的。
可既然他们进来了,关平就不会允许这种搞分裂的事情发生。
否则到时候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可是世家与寒门联合起来,被一帮没什么机会识字的人所记恨。
这不利于团结。
在董仲舒等人的伦理纲常宣传下,没有比父子关系更加亲密的关系了。
师徒关系情同父子,关平在努力的把荆州讲武堂的学员,全都打造成为刘备的“儿子”这种关系。
在古代,递结亲密关系,最高级别的便是义父子关系了。
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天人感应以及三纲五常的学说,对于汉朝而言影响很大。
再加之同学之宜的关系牢固。
所以关平希望这些学员跟刘备是有着双重关系,一个便是君为臣纲,二个就是父为子纲。
同时这也是附和这些人的价值观的。
把这些人的利益与刘备的利益捆绑在一块,才极大的有可能由南到北的进行翻盘。
校内的政治与宣传工作,在关平看来也得加强,找机会让自家大伯父把善于清谈的刘焱也给弄到学校来,做宣传干事用。
原本关平心中的人选是简雍,可是肥宅简雍先去益州,跟刘璋搞关系,为将来入蜀打前站去了。
“大多数人都没机会读书认字,这些世家大族子弟自然有骄傲的资本。”
关平拿起草稿纸,又拿起炭笔笑道:“一味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