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侍卫是为了公事才误中奸计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袁侍卫对这个线人完全没有戒心,难怪会坠入陷阱。”
“可是袁侍卫为什么要跟着这个线人走那么远呢?她就没觉得事情有点奇怪吗?”唐通仍然有点疑惑。
“这个我也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朱慈烺猜测:“如果那个线人说,情报就藏在十多里外的某个地方,恐怕袁姑娘也只好跟着去吧?”
“哦,这倒也是。”唐通至此完全打消了疑虑:“大帅,既然袁侍卫是为了军务才身陷险境,我们理应施以援手。”
祖大寿和王朴也表示赞同。
见大家取得了共识,朱慈烺很高兴:“既然这样,我来谈谈我的打算。”
众将连忙洗耳恭听。
朱慈烺告诉大家:袁熙芸只是敌人选取的一个突破口,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扭转沈阳的被动局面。
祖大寿表示同意:“清军只要抓住了袁侍卫,就可以逼大帅让步了。”
“是啊。”朱慈烺叹了一口气:“要真是那样,我会非常为难。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我打算亲自率部出发,去营救袁姑娘。”
众将听了大吃一惊:“大帅,你不能去!这太危险了,交给我们来办就行了。”
朱慈烺摇摇头:“你们去恐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敌人的真正目标是我,只要我带兵前去,就能将他们的伏兵都引出来。然后宋德成带着百余精兵,直奔陷阱那边,救出袁熙芸。宋德成到过陷阱旁,了解那里的情况,跟袁熙芸也很熟,派他去最合适。”
众将这才明白了朱慈烺的全部计划。
清军肯定会在从明军大营到陷阱的路上埋伏大量人马,这是稍微一想就知道的。只有大帅才能将这些伏兵都吸引过来,其他人确实没这么大吸引力,难怪大帅会说“你们去起不到应有作用”呢。
可是这样一来,大帅不就陷入了险境吗?一旦大帅有个三长两短,明军就不战而败了,这绝对不行。
面对众人的关切,朱慈烺安慰道:“我不会跟敌人硬拼的。敌人一旦包围过来,我们就且战且退,只要能坚持到离大营四、五里的地方,城堡里的众多火炮就能掩护我们顺利回营。”
众将一听,这话很有道理:陷阱离此地不过十多里,从陷阱附近只要回撤六、七里地,就能基本上安全无虞了。
当然,面对清军的阻截,走出这六、七里地也并不容易,只能多带些精兵强将了。
祖大寿、王朴、唐通都表示愿意陪大帅走这一趟,朱慈烺感动之余说道:“你们三位总兵也不能都去啊,家里总得留一个人镇守和接应吧?要不这样,唐总兵留下,祖总兵、王总兵跟我一起去。”
唐通只好悻悻地答应了。
大的方面已安排完毕,祖大寿对宋德成那边有点不放心了:“你只带百余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