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中心由十组加工机床组成,可以同时对十组材料进行加工。
这一种加工速度很快,三个小时,数百个大小的零件便被加工出来,然后传送到了下一个加工中心。
在这里,这一些零件又会细化进行加工。
陆川将大量的数据线,还有电子产品,各类芯片放进到了加工中心处,由里面的加工臂接收后,在这一些零件传送到达时,一些电子元件也已经组装好了。
如同流水线一样,生产线的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项工艺。
到了这一步,不需要陆川再做什么,全程只需要看着一只机器人是怎么诞生的即可。
零件运送,最后统一到了组装车间。
若大的车间几,数以百计的机械臂,将这一些零件不断按着图纸组装起来,渐渐形成了一只高在一米七的机器人。
没有仿真化,而是真正的钢铁机器人。
从一个架子组装出来,然后是大量的电子器件组装上去,然后数据的连接。动力系统、平衡系统、能源系统……整个机器人被机械臂操控着。
等到所有的内部结构都完成后,才是开始安装金属外壳。
从组装车间出来,便到了程序植入车间,在这里,机器人的系统会被激活,然后植入智能控制程序,使它具备初级的智能。
陆川就在车间的窗口上盯着,随着一个尖锐的机械手臂伸出来,插入到了这一个机器人的后脑勺位置,进行数据传输时,陆川都没能放松。
这一切,陆川都没有经历过。
地球的机器人技术,老实说和这里的机器人技术相比,根本就是个渣。
不管是动力,还是机器人系统,能源系统等等,都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这个机器人采用的还是电池做为动力,但它拥有扩展,可以在之后更换小型核能核心。
智能系统的植入和激活,只是十几秒便完成。
这一个机器人之前闭着的电子眼,却是睁开,它只在这里呆了几秒,便被送到了测试车间。
在这里,大量的指令会让机器人执行,需要它完成。
整个过程,陆川都盯着,直到它在测试车间被送了出来,然后站到了陆川的面前。
“老板您好,a1向您问候。”第一台制造出来的机器人,编号a1,它出现在陆川的面前时,发同了电子声。
陆川点头,指着不远处的原料“a1,执行生产命令。”
“a1明白。”
a1大步向着之前陆川放着原料的地方走去,然后用它的机械手臂抱起了这一些合金材料,投放到了传送带上。
新的制造,又是开始。
万事都是开头难,陆川需要亲力亲为,制造出第一只机器人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陆川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