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好人与坏人

作者:苏苏自北方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谢谢小伙子!好人哪!”

这话说得邱峰有点惭愧,一个年仅七十的老人,这天这么冷,披着块漏雨的塑料布,就为了卖掉那十几块钱的蔬菜?

自己不过帮她小忙,就能称之为“好人”?

什么算是好人,什么又算是坏人呢?

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俗话是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真小人你还能防,伪君子就防不胜防了应该说是根本防不了,对于假好人真坏人可爱多了…...。

对于人性好坏的基本判断,大多数中国人习惯采用两分法,非好即坏。

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人算是好人,什么样的人算是坏人,常常莫衷一是。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这话是对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事。

也有人说,人无所谓好坏,每个人都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这话的后半句是对的,前半句则似是而非。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是好人或是谁是坏人,

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中性人”——既不属于典型的好人,也不属于典型的坏人。邱峰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好人多于坏人,我们周围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坏人。邱峰有个同事一度心情特别郁闷,在与他深入沟通过几次之后,他坦言很孤独,不相信周围的每一个人,不愿意与大家接近。

另一个同事也认为,现实生活中80%的人都是自私的。

当听到这些话时,邱峰很沮丧,也很理解,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一定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遇到过挫折,甚至栽过大跟头。

问题是,看人不能看一事一时,而要看“事事”或“常常”,好人是存在的,坏人也是存在的,极少数人确实可以用好人与坏人来加以区分——当然,这只是极少数。

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看他做对某件事或做错某件事,而是他一以贯之的行为处世态度。

如果一个人说话做事频频表现出“坏”的一面,大家与他长期相处,看得更多的是虚伪、自私、冷漠,却很少看见他的“好”,这样的人应该算是个坏人。

如果一个人表里如一,大家与他相处多年,普遍认为他虽然有点私心杂念,但总体上真诚、友善、热情,这样的人应该是个好人——尽管他他也曾经有某句话说得不够得体,某件事做得不太妥当。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正确看待人性是相当重要的。

只有正确看待人性,才能在社会交往中争取主动,赢得彼此的信任,赢得更多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长期把自己包裹在封闭的内心世界里,生活在冷漠孤独的空间里。

只要我们真诚待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我们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