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楚大谅全凭他自己人高马大、力大无穷。
楚大谅人大心就大,只有心大之人才能成就大事。楚大谅本性善良,为人公道,凡事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威信很快就在绿林山中传扬开来。前来绿林山投奔楚大谅的人是什么人都有,有活不下去的穷人,也有杀人越货的强盗,更有小偷小摸之流,甚至还有落魄的明朝下级军官,但他绝不收留那些诸如市井无赖、小混混、地痞流氓等道德败坏之人。即便如此,楚大谅觉得自己的队伍的成分很复杂,需要进行相对严格的管束,才能和一般的土匪区别开来。
戴耀昌,比楚大谅小二岁,原本是一个明朝在湖广布政司某处的一个下级军官,因为性格耿直,不擅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那一套,不但一直不得志,而且长期被打压,就这,他强忍着度日,希望能够委曲求全。可是,戴耀昌万万没想到,他终于还是被踢出了军队。已近而立之年的戴耀昌此时此刻受到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打击——失业!近十年的军队生活,让戴耀昌除了能够带兵、训兵之外一无所长。生存!对于他而言,是摆在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戴耀昌思来想去,一狠心一咬牙,我干脆上山当了土匪吧!这可真是一个明朝版的“逼上梁山”啊!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戴耀昌四下打听,当他听说绿林山的土匪是一些“义匪”的时候,就只身前往绿林山拜访楚大谅。当地的老百姓对楚大谅的评价很高,都说他是一个比较仗义的土匪头子,只劫富济贫,从不危害乡里、侵扰老百姓。就是冲着楚大谅的“仗义”二字,戴耀昌毅然决然地上了绿林山,找到了楚大谅。当时,楚大谅没有多少人马,从他开始到最后一个小弟,一共是不到五十个人。戴耀昌感觉到非常惊奇,大名鼎鼎,令湖广布政司的各个官府头疼不已的土匪头子楚大谅,竟然一共还不到五十个人,厉害!
戴耀昌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楚大谅的土匪队伍,渐渐的,戴耀昌明白了楚大谅成功的奥秘。有句话叫做“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这话一点不假。楚大谅的队伍人数虽少但是却很齐心,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心不齐的话,很可能就会被别的土匪吞掉,如果那样的话下场将会很惨。但同时,他还有一个不能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当楚大谅一个人踏上绿林山的时候,他是如何生存下来并又发展了这五十多个兄弟呢?
他向楚大谅请教,楚大谅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