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里,不断有胡僧从西域、晋国、吴国等地来到长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一个叫康朝世的胡僧。
康朝世的师父康僧会,是康居人,也就是后世中亚一带的人,这个康居僧人早在吴国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就到了建业,孙十万受他鼓惑,为其建造寺庙,这也是江南建寺的开始。
康僧会在寺庙中译编了《小品般若》、《六度集经》二部经书,并注释了《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三部佛经,佛法和佛理功底相当深厚。同时,这个康僧会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
康朝世受康僧会的指派,到长安讲佛,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在汉国传播佛法教义,推广佛理学说,广收佛教信徒。
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受到康朝世的鼓惑,长安西面的乐原、固原上,已经有数十座佛寺被修建了起来,不时的有来自安息、月支、身毒的胡僧在寺庙中撰写经文、传授佛法,他们传法的人群不仅有普通的民众,更有新汉上层的官员家眷。
就连张星彩不久前,也在赵广面前提及,有佛僧到大汉矿业化缘,要她捐献财帛,为来世修福积德,幸好张星彩和赵广相处久了,对这些鼓惑人心的歪理并不相信。
但张星彩不信,这长安城里总有人会相信,一旦这些佛教信徒受佛祖、祖师、高僧什么的诱惑,赵广辛辛苦苦开创的基业将毁于一旦。
“相比无为而治的本土道教,来自身毒的佛理、佛经能安民心,息民愤,聚民意,帮助巩固政权,是当权者最为理想的思想领域合作对象。”
“同时,佛寺泛滥、佛僧拒税、佛徒作乱,在佛教危及政权时,皇帝最后也只能以灭佛为维持国家稳定........。”
佛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利和弊在赵广脑海里显现。
汉末的时候,佛教开始传入中原,一些胡僧如支谦、安世高等人在魏、吴二国很是活跃,很得司马昭父子、孙权父子的赏识,在洛阳和建业,佛寺的建造和香火的兴盛渐渐成为一种潮流。
相反,在汉国这一边,佛教的传播却陷入了困境,不管是以前刘备、诸葛亮建立的蜀汉,还是赵广重建的新汉,对于佛教都不重视,在新汉占据民间教义主导权的是本土道教。
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在蜀汉共有八仙之说: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等八人。
当然,后面这两位范长生、尔朱先生。其中范元,也就是范长生还年轻,现在被赵广收罗进了新汉朝中,正中蜀郡协助李遗治理地方,忙得不亦乐乎,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积劳成疾,得不到长生之名,要是那样的话,赵广罪过可就大了。
但瞧范元最近的干劲,上次赵广到成都时见到范元,想劝他放下郡务,去专注天师道中事务,范元竟然还太乐意。
另一位尔朱先生要到北魏时期才会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