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宸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只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玲以外,没有任何人清楚罢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不是别人,而是很久都没有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编辑器。
陆宸最初的就是靠着科技编辑器这件外挂飞跃式发展。
只是随着文明科学城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科技编辑器发挥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小。
就比如r-101正在研究的引力问题,交给科技编辑器根本就无法解决。
这证明,科技编辑器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正如陆宸当初所猜测的那样,科技编辑器必须要基于一定的理论上,才能进行科学研究。
它是一个基于科学理论推导应用科技的外挂。
而现在,文明科学院的科技水平,已经将人类已有的很多理论都用完了。
换句话,除非文明科学院自己再继续攻克各种尖端的科学理论,否则它的发展脚步,必然会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时期。
实际上。
对于这种现象,陆宸也早就想好了对策。
那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重点发展高等教育,鼓励基础理论研究。
并且,陆宸也早就针对这一工程进行了布局,那就是立足于虚拟脑机技术的虚拟教育。
打造虚拟世界,用虚拟世界的教育资源培对广大群众进行撒网式的基础教育。
再遴选出优秀的人才,将他们吸引到文明科学城来继续培养,让他们在理论科学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虚拟世界的教育资源,肯定会让大批接受基础教育的国家收获颇丰。
毕竟在任何时代,教育都是奢侈品。
现代社会,教育费用往往由国家和家庭共同承担,但即便这样,很多家庭也会为了教育孩子而散尽钱财。
原因很简单,教育越往后,耗费就越高昂!
举个例子。
一个学生若是在文明科学城读到了博士学位,接下来,便需要由文明科学院的导师带着他进行科研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先不说科研工作产生的资源消耗,仅文明科学院里的导师,就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人力资源。
因为放在外界。
每一个文明科学院的科研人员,那都是国宝级的科学家。
由此可见,培养一位人才出来,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
有人会说,前期的教育成本应该不高吧!
的确,一个人从幼儿时期开始,再到小学、初中、高中,这些教育资源看上去远比不上一位博士生的教育资源昂贵。
但要知道,需要基础教育资源的群体,要比博士这个群体大太多太多了。
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