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厢大军战斗之处,杀掠不可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为戏。大军扰攘劫掠之下,十室九空,春燕既归不得而巢于林下。
卓云不敢细琢磨道济言语中的细节,只怕留下心理阴影。李莫愁听得害怕,忍不住牵住了卓云的手,瑟瑟发抖得问:为什么会这样?打仗又碍得百姓什么事了?
卓云见她害怕心中怜惜,不由轻轻握握她手抚慰道:史书记述之下,人祸远胜于天灾。兵火离乱之中,在那特定的情境之下,手持刀剑便可决人生死,人们心中的的恶意和兽性会被无限放大。
即便是从前未曾动过刀剑的耕夫商贩,在那个混乱无序的环境下,也能由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且那时明教已然立国,先锋军不免把他们当做敌国百姓...
李莫愁听得似懂非懂,想到害怕处,身子忍不住又朝卓云挨得近了一些。卓云见她眼中惧色不好推开她,也只得听之任之。只是鼻中闻得她身上一阵处子幽香,忍不住心中又是一阵心猿意马。
道济和尚看看两人又接着道:那日两人走了大半天,见了杭州城内破败景象,心中都是惨惜悲痛。后来寻地休息下来,谈论一会儿都觉不能任由此事再发展下去,需得想个办法尽快安定下来才好。
师哥后来也就明言,事情发展到此时,明教已经大势已去再无回天之力。如果再顽抗下去,也就是个玉石俱焚的下场,明教这绵延几百年的基业不免风流云散。
如果方腊就此遁去,自然能保留一份香火,只是他这个匪首逃脱了,宋廷可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江南数十州府,作为反贼治下之民,少不了被狠狠杀戮盘剥一番。
师哥曾劝他投诚,按照大宋君臣的做派,只消好生贿赂一下蔡、杨、李几位相公,保住性命不说,也能荣华富贵受用一生。只是方腊骨头硬的很,说什么也不肯投降,更不肯贿赂那几个贪官。
说起来师哥虽然手上无数的人命,却是个有大智慧大慈悲的。后来他又出主意,只消得方腊愿意投降,自己便在先锋主将面前一力承担。暗地打开一条生路,放走幸存的明教教众,不再侵扰当地百姓。
这样一来,明教便能保存下一枝香火绵延不绝。作为先锋军而言,活捉匪首剿灭乱贼,这等大功又不必和宋廷大军分润,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只不过这一来,方腊便十成十地活不成,只不过方腊并不怎么在意就是。师哥感念他英雄大义,也应承他在宋廷大军到来之前,给他一个体面的死法。
李莫愁听得佩服,没口子地赞叹:好个英雄人物!小贼!你可是大大不如他!
卓云却轻轻摇头:方教主自然是了得的,我比不上也不算什么,只是后来又...
道济看看他接着道:是啊,后来明教余部虽然不舍,却也遵从了教主的命令退出江南,方腊也依照约定束手就擒。这还罢了,只不过师兄和方腊都没有想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