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句。
他实在太激动太兴奋,他迫不及待要与大家分享,分享这千古绝唱。
——画龙点睛!
最后一句升华全诗主题。如果说前边的铺垫将自然永恒与人间沧桑形成鲜明的对比,那最后一句就将人的感情毫无保留倾泻而出。
就像诗中说的那样,究竟会有多少哀愁呢?原来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江水,无边无尽奔涌不息。
完美!
只能用完美来形容李太白这首《望月》。就连自诩考生领袖,不服输的刘衡,现在也走到旁边垂下头颅,不出声了。
毕竟,身为读书人还是拥有基本的欣赏水平。他那首早就预备好的上乘之作,在李太白这首《望月》面前,被爆得体无完肤渣渣都不剩。
已经不用再选。
旁边早就急不可待的书童竟然放开胆,伸手去拿老学究举着的宣纸。老学究也没计较,迅速将宣纸递给他。书童旋即转过身体,笑着,奔向通天塔第九层。
李太白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这个震慑文坛的李太白竟为新平郡人氏,在场已知来自新平郡的考生,唯有坐在凳子上不动声色的许砚。
他就是挥笔写下千古绝唱《望月》的李太白吗?
错!
他绝对没有挥笔,在场这么多双眼睛,不可能每个人都看错。
许砚没动,仍然云淡风轻。他给吕延亮的诗,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原诗主要缅怀不再属于自己的江山与美人,充满悲情与忧伤。
但人类情感是相通的,经典文学从其他方面去解读也依然能够成为经典。
许砚起身,准备离开通天塔。
“喂!”突然刘衡高声叫住了许砚,“你,到底是不是李太白?”
许砚尚未回答,其他考生已经窸窸窣窣地议论。
“我猜他并非李太白。”
“对啊,明明就没见他上前写诗。”
“他还这么年轻,肯定写不出如此好诗。”
“倘若真为李太白的话,早就认了。”
“可,不是他还能是谁呢?”
听着考生七嘴八舌,许砚铿锵道:“我是不是李太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太白来自新平郡。从今往后,谁再嘲讽新平郡舞弊案,就等于打自己脸。”
说完,许砚迈开步伐傲然离开。
……
通天塔第九层。
侍卫将宣纸递到程美兮手中的时候,后者正坐在房间里,悠哉悠哉地品茶。宣纸甫一展开,程美兮脸上表情立刻就变了。
她起身走向栏杆,如此佳作,当在温暖阳光配合下,仔细欣赏。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