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光学产业

作者:中帝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次日大早,马由一行人就乘车前往城区东侧的工业园区。

昨天好似唐代诗人张继描写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马由他们是深夜入住姑苏城,尚未欣赏古典私家园林,也没体验水乡古韵。马由这幅身体原主为蓉城人,时常听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少年时就知道遥远的东方,有座水乡之城。

年初他分身乏术,仅去了沪上、金陵等地,姑苏城是其他考察小组,按他在地图上圈定的位置,来这里洽谈并购置的土地项目。今天是第一次亲临,不由得想起儿时向往。

汽车缓缓在老城区狭窄的街道上前行,马由观赏着窗外不时出现的古朴拱桥,河中伴着小曲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体会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景致。这时,他也有点明白江南为自古常出才子佳人,环境造就心境呀。

姑苏城除了这种四处可见的水乡景观外,以城市命名的“姑苏园林”,所蕴涵的华国古典哲学、历史、人文气息,浓缩了华国文化的精华。这在世界造园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尤其是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古典园林,被人们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当然,这些都是在平时读书时,了解到的一些资讯,星儿处也有大量的记载。他很喜欢那种“欲扬先抑、曲径通幽、以小见大、和谐自然”的造物手法。可惜他行程紧张,只有以后有机会,再去体验“姑苏园林”命名的华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雅致。

出城不远,到处都是建设工地,还依稀可辩曾经鱼塘交错的乡村风貌。这里便是晚于鹏城等特区10年、在94年才启动的工业园区。此时正在热火朝天,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考虑到产业尽快上马,马由同样也是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收购了位于虎丘区的一家效益欠佳的照相机厂,作为蓝星在姑苏市先期开工的工厂。更大规模的产业,则选择在工业园区靠近规划中的金鸡湖畔。蓝星集团一次性购置了3000亩工业用地,和150亩商品房开发用地。

园区1994版规划将商业房开发控制5%,但同意将来官府调规,或者蓝星集团在姑苏市范围内继续扩大投资范围,可优先核准在工业自用土地上,改变用地性质,但总量不超过30%。马由自然没有异议,蓝星集团本就要在长三角地区大规模开发,第一批购置的土地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且马由也清楚在2001年,园区就将推出的第二个规划修正版,主要侧重区域的协调发展。那时就可大幅度调整用地规划了。这么好的位置,用于工厂建设实在有些浪费。但这时华国大多城市,都是类似姑苏城一样,在靠近城市的边缘规划开发区,谁都没有想到华国房地产爆发后,城市的自然发展速度,是多么的惊人。因而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二次迁移工业区的现象。这也是拥有良好土地资源的一个机会。

除了马由儿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