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公司一直是光学霸主,他们为哈苏提供镜头,这样的组合造就了专业中画幅相机的巅峰。让哈苏一夜成名的是上世纪60年代,全力以赴发展阿波罗登月工程的米国nasa。当尼尔·阿姆斯特朗用哈苏500el相机拍摄的登月照片传遍世界时,哈苏这个品牌就成为一个钉在太空中的永恒的名字了。”
“超过半个世纪的岁月,哈苏中画幅单反相机系统已经赢得了世界的一流信誉,多年来一直是专业摄影师及顶尖摄影家的首选。摄影界真正认识哈苏,是从超广角相机swa开始的。以哈苏903swc和905swc为代表的超广角相机,配备的卡尔.菜司biogon38mm是世界上最好的广角镜头,任何时候都能提供最高的影像素质,是摄影用家公认的一位近乎完美的梦中情人。”
马由知道这个典故,成就哈苏903、905swc系列,不是哈苏相机本身,确切地说它只是一只镜头,只有它与哈苏的胶卷后背和专用的外置取景器组合在一起后,才是一架名符其实的中画幅照相机。该机镜头不可更换,这只38mmf4.5的蔡司超广角镜头品质卓越,经过严格地校正之后,用这只镜头拍摄的画面边缘绝无变形,边角至边角具有优异的清晰度和引人注目的景深范围,91°的视场角大约相等于35mm相机所用的21mm镜头。这在专业、甚至准专业相机都要具备更换不同镜头的历史潮流背景下,无法更换镜头却成为了一个奇迹。这就是著名的标刚镜头。
1954年推出的标刚,经历了几十年的考验,被推上了神坛。有人认为,利用现代计算机和新型玻璃,能够容易地改善50年代设计的镜头。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蔡司自己一直试图重新计算,但是都没有办法大幅度地改善这支优秀镜头的光学素质。所以哈苏公司没有声称这支新型的cfi镜头比原来的cf镜头有更高的mtf曲线,只是声称保持原有的光学素质,但具有更好的便于操作的外形和更耐久的精密性能。
标刚神奇的名字其光学设计不是循序渐进,而是一下子调节到更高的能量层。被称为二十世纪光学最大发明。其实除了标刚镜头外,蔡司还有250sa、、350sa,也是巅峰之作,只不过买得起的人不多,镜头套都是手工制作精美的牛皮桶、牛皮背带以及镀金的五金件。
还有早在1923的apo-tessar……
马由对蔡司研究很多,这是他盯紧的目标,行业中最顶尖的企业都是他要研究和紧盯的目标。
“但悲催的是,蔡司自己的135都无法和徕卡竞争。中画幅双镜头依康福莱克斯无法和禄来竞争。大画幅又无法和林好夫竞争。连今年在瑞士复产的极简主义、模块化的阿尔帕都压过了蔡司和哈苏联手后的口碑。百年光学霸主蔡司却没有成功保住自己的相机产业,也可谓奇葩。他们先停止了蔡司依康相机,康泰克斯也陷入竞争不过倭国相机的窘境,于是他们和倭国京瓷公司合作,由京瓷公司代为生产机身,以及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