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群。借助这个群,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召开视频会议。我若没有闭关做实验或开会,最迟会在收到信息2小时内回复你们。若我在线,可立刻解答你们的问题。或者等我回到学校,统一当面解答所有的问题。”
“第三学期开始,我会安排你们进研究院,参与课题研究。当然,我还是会安排你们阅读相关知识。同时,你们可以开始做论文准备,可自行选题,但需得到我的同意,三次选题不合格,我会给你们指定论文课题。我希望你们2年内完成硕士学业,至于以后继续读博,还是进蓝星集团工作,你们到时候再自由选择。但千万别赖在我身边不走。”
马由开了一个小玩笑。同时也表示自己不会拿他们当免费科研助手,长时间利用。尽管不少教授习惯如此,他却不愿意耽误这些学生的青春。
“接下来我说说你们三位博士生。我会在叮当群里给你们发送书单。数量要比硕士生多一倍。另外,论文选题现在就可以开始,一个学年前必须完成,否则由我来指定。同样希望你们能在2年内完成学业。而且下学期起,你们还要承担科研助手的任务。”
“最后,我想提示的是,你们学习中任何问题,不限于硕、博士这6个专业范围,都可以咨询我。我会第一时间给你们答复。”
马由和9位学生交流了一个下午,算是导师生涯的第一堂大课。
开学典礼如期召开。1800名老师、4000名学生共聚一堂。作为学校董事长,马由做了开学致辞。
剩下两天时间,他都在学校里,和王亚洲等学校管理层,一起理顺学校的管理事务。他也讲了堂大课,主题是《未来30年科技展望》,因网络报名,听课者众多,不得不安排在学校礼堂。4000名学生和1200多位有空的老师,甚至附近鹭岛大学的不少学生、老师都来参加了旁听。
里面很多新的知识点,创新思维等,对有心人是一种启发。
周四晚,他乘飞行滑板悄悄回到京城他的两处私人实验室。取到了已充满电力的穿梭机,以及12枚卫星全部装进次元空间。
回到鹭岛后,他给助和助理及安保队员们留言,声称做实验请勿打扰。隐身出了研究院,脚踩飞行滑板,往东南方向飞去。
从鹭岛市直接跨越弯岛,约飞行了6、700公里,就有许多无人小岛。
他随意隐身落在一个小山头上,扫描四周没有各种雷达和监控设备后,取出了空天穿梭机。
为防万一,他更换上可在太空环境中生存10小时的宇航服。
虽说穿梭机内可身着常服,但毕竟是首次载人实验,还是要做好一切安全措施。有宇航服,加上隐身防护罩,以及第一款和改进款两个飞行滑板。即使在太空中出现故障,他也能确保安全,只身飞回地面。
再度做了最后检查后,他进入机舱。
“欢迎船长登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