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南天科技

作者:小桥散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70年代末,中央政府决定在南城成立经济特区。80年代初,南方省政府把海州市电视机厂搬迁至南城与np市交界的太平镇,更名南城电视机厂。80年代,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手上有了余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家电三大件,电视、洗衣机、冰箱也慢慢地成了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80年代是南城电视机厂的黄金期,最火爆的时候,一些市民需要找关系买电视机劵,然后再排队来南城电视机厂提货。到了90年代,随着老百姓手上的钱越来越多,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满足于黑白电视机,开始转向彩色电视机和大屏幕电视机。南城电视机厂没有与时俱进,依然生产17吋的黑白电视机,同时质量也越来越差。93年315报道,国产电视机市场出问题率百分之八,南城电视机厂出问题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六。像他们这样的质量,又跟不上时代,谁愿意买他们的电视机。没了市场,南城电视机厂依然仗着自己背后是南城政府,不仅不改过自新,反而来个破罐子破摔,有消费者来投诉他们,他们拒之门外,或者推给政府。南城、江口区和太平镇政府早想对南城电视机厂进行改制,但南城电视机厂有一千多个员工,如果不能妥善安置,他们闹了事,很影响南城政府招商引资的声誉。

江口区唐区长听说萧文雨想收购南城电视机厂,喜出望外,热情地接待了他和萧连杨。除了象征性地收了极低的收购费,也给了他们五年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也低价送给他们南城电视机厂附近几百亩的土地。

与江口区政府签了收购协议后,萧文雨立即找萧连杨和萧文立萧大成萧连权商议新公司的下一步计划。

人逢喜事精神爽,萧连杨在南洋科技窝了六年,现在终于英雄有用武之地了。他除了辞了南洋科技的工作,也拉拢队伍组建团队。技术上,李康是未来技术总监,生产、质量、销售和管理上,要靠他自己组建组织架构和团队成员。谢小娟也非常支持他,她尽管怀孕五六个月了,天天挺着大肚子在家忙里忙外,任何事不要萧连杨插手,叫他安心地策划如何管理一家公司。

生产上,他已经有了人选,南洋科技七车间主管张守军是中南大学工程管理大学生,与他同年进南洋科技,他是大学生,起点高,做了组装七车间主管,萧连杨是他手下的一个班长。两人除了上下级关系,私交也不错,彼此相互欣赏。南洋科技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是南洋人,车间主管已经是中国人的最高职位了。张守军早和萧连杨约好了,如果萧连杨出来创业,他立即辞职跟着他。

质量上,南洋科技六车间质量副主管朱学华是最佳人选,他是江城大学电子专业研究生,比萧连杨晚进南洋科技一年,实习的时候,在七车间呆了两个月,和萧连杨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下班之后,经常一块吃饭。萧连杨一和他说萧文雨想收购南城电视机厂,组建一家电器公司生产家用电器。朱学华立即说,如果需要,他立即辞职来帮忙。

张守军和朱学华不仅他们两人过来,也拉了一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