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迫不得已叫萧大钊带他回来,“好的,我会多说说他,叫他早点回南洋。”
母亲又叹口气,“他是个执拗的孩子,自己想的事,从来不愿意改变,但你奶奶七十多岁了,一个人操心着一个集团公司,有时候,想去说文生一通,但他长大了,我们又把他送给你阿姨。”
萧文飞也无奈地叹口气,母亲是个伟大的女人,她总是替他人着想。萧启英自杀后,她怕萧大钊再被造反派迫害,不惜夫妻分离送萧大钊去南洋寻母。她答应了祖奶奶不去南洋,即便她帮老夫人生了四个孙子,依然放弃了南洋优越的生活,留在了古城。
萧大钊带着萧文生从南洋回来,她怕萧文生有着南洋的记忆,偷偷地跑回南洋,不停地骗他,即便她知道,有一天,他知道真相后恨自己,她依然无怨无悔。毕竟,他是她的儿子,他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她这一辈子,替自己想的太少,替他人想的太多。她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子已经不在家了,她不像其他人,留小儿子在身边养老,她依然叫小儿子好好读书,小儿子读了北京大学,她依然送他去读书,现在,她经常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家,她有四个儿子,但和没有儿子一样。
“文飞,你和雁云既然分手了,以后忘了雁云,好好地和高婧过日子。”
萧文飞愣了愣,“妈?”
母亲叹口气,“文飞,你是我的儿子,你的心思,我很清楚,但你选择了这条路,好好地走下去。”
萧文飞点点头,“妈,我知道了。”停了停,“奶奶怎么不回中国呢?”
母亲叹口气,没有说话。
萧文飞隐隐知道,老夫人离家后,几十年不回家,和萧家有关。
过了一会,萧大钊也上了屋顶,他也动手剥玉米,“文飞,你和雁云?”
萧文飞笑着叹口气,“爸,我是文生、文雨和文彦他们的大哥,我要承担做大哥的责任。”
萧大钊愣了愣,叹口气,“你们都长大了,也懂得自己的责任,但很多时候,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都希望,你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
萧文飞看着萧大钊,暗暗叹口气,萧大钊的一辈子,也是背负着太多责任,他在南洋的时候,背负着对妻子对儿子对奶奶的责任,他不惧危险,回了中国,他又背负着对母亲和另一个妻子的责任,送儿子给母亲。他一个人背负着两个家庭的责任,尽管他不回南洋,但他的心,一直牵挂着南洋的母亲,也牵挂着他在南洋的妻子和两个女儿。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萧大钊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他是最无奈的,同样,萧文生也是,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又给儿子一个无奈的命运。这是他们的命运,也是时代给他们留下的悲剧。
萧大钊看看萧文飞:“文飞,既然你选择留在北京,便好好地去做,有什么是,和我说,咱们家私城钱虽不多,但足够你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