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十二月初八,上诏曰:“殿中侍御史叶治诋谩大臣、混乱视听,理当严责。闵其浅虑,从轻发落,着降官一阶,罚俸两年,责授顺昌通判。”
赵构的鞭子高高地举起,轻轻地落下。
叶治接到处罚通知书,不禁微微一笑,尼玛,有点意思,好像还不错。
十二月二十九除夕日,赵构以方居谅阴(守丧期间),难行吉礼,特命秦桧摄冢宰见金国人使于其馆,跪受国书以归。国朝如高丽之于本朝视金国,岁许银绢五十万匹两,称臣纳贡,议和终成。
……
顺昌府,古称汝阴郡、颍州,地处淮上颖水,是军事要地。宋英宗封长子赵顼为颍王,封地即颍州。英宗死后,赵顼继位,即宋神宗。政和六年,宋徽宗因为颍州是其父皇宋神宗为王子时的封地,依例升颍州为顺昌府,下辖汝阴、泰和、颍上、沈丘四县,成为北宋三十八府之一。南宋建炎四年正月,顺昌府被金所占,改称颍州。绍兴六年,伪齐刘豫子刘麟弃城北逃,宋军收复后,仍称顺昌府。
顺昌自古良田沃野,阡陌相连,水甘土厚,盛产五谷。北宋崇宁时,顺昌的社会治安和民风民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欧阳修称颂这里“民淳讼简而物产美,水甘土厚而风气和”。社会治理和人文景观远胜周边地区,甚至被苏东坡誉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顺昌知府叫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明法科进士。
靖康末年,金兵入侵,陈规当时是安陆县令,率领勤王兵去汴州,途中到德安府,应百姓之请留在德安,多次打败了前来劫掠的盗贼。建炎元年,陈规正式除授龙图阁直事,德安府知府。
陈规虽然是读书人,却知兵机,在德安知府任上多次打败盗贼,因功升为显漠阁直学士、池州知府、沿江安抚使,后因对属下官吏失察而被贬官两级,改任顺昌知府。
陈规已经六十七岁,面容消瘦、须发全白,他给叶治的第一感觉就是忠厚长者。
叶治顶着史上最年轻登科状元的光环,又是连续三年考绩第一,陈规自然知道他的大名,加之此次强颜弹劾奸相秦桧,也算再次名动天下。
陈规为人正直,也反对议和,正所谓“臭味相投”,两人凑到一起没几天就热乎的像一对爷孙。
“子威,你来的可真是及时啊。”
陈规一边踱着马,一边对叶治说道:“顺昌这么个摊子,老夫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现在这个难题可以让你去费脑筋了,哈哈……。”
陈规也是刚赴任不久,上任一看,我去,曾经沃野千里繁华富庶的顺昌经过十余年战乱和刘豫刘麟父子的拷掠,已经极度衰败,这也是江淮一带州县的普遍状况,基本就是烂摊子。
“大人可不能当甩手掌柜,我跑跑腿还行,论治理却没什么经验,哪能跟您比,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