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寻找新动力

作者:雕刻石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变压器原理很简单,就是圈数少的磁线圈对应圈数多的磁线圈。这些知识,高中课本上就讲到过,李旭弄了一个变压器,经过使用后电压是上去了,但是电流下降的速度蹭蹭的,仿佛拉稀一样,电动机转的有气无力的。

然后一阵焦糊味,漆包银线烧了,接着一阵电火花,变压器报废了。电力没法传输远,效果还不如直接用水利机。花费那么多银线铜线只能传几十米,太不划来。

这个时代整体工业的落后,电就算能造出来,配套设施,一时半刻也无法完善。

电流虽然无法远距离传输,但李旭还是保留下来电机组。

李旭把它改成直流电电机,做电解实验,精炼铜的产量急剧增加。氯气以及纯净氢气也生成了。但是电解反应槽没有继续扩大,作为氯气的原料,盐跟不上消耗了。

这里距离大海虽然近,当时兵荒马乱的,盐反而是非常贵重的物品。

干什么事情都缺材料的囧境,让李旭颇为恼火。

他定下人民会发展规划,一年之内,地盘扩大到一省之地。

当然,现在,李旭还需要老老实实的研究新动力。

李旭苦思一分钟,想起了蒸汽机。

一直以来,他都瞧不上蒸汽机,毕竟蒸汽机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事物,产能落后,效率低下,比不上内燃机,比不上电力,更比不上核能。

但是内燃机、电力、核能都太高端了,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

李旭叹了一口气,还是踏踏实实的走路吧,别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

蒸汽机的原理,李旭倒背如流,蒸汽机的构造,李旭也能闭着眼睛打着瞌睡画出来。

但是很快,现实教做人,李旭第一个样机失败了。

李旭点上火,蒸汽机能动,但是四处冒白气,那声音那气势,和十个高压锅放在一起有的一拼。

如果只是这样,也无所谓,就像农村的拖拉机,虽然样子丑,声音大,但是力气杠杠的。

而面前的蒸汽机呢,输出的功率太低,一个成年人用手就能阻止机械的运动,指望它来代替水力机,浪费煤呢。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封闭不严。

第二次,李旭不用柳钉做链接,改用锡铅金属汁对缝隙进行焊接,样机再一次运行了,其他地方的漏气少了,但是活塞这个部件还是没办法。

活塞是蒸汽机的灵魂部件,活塞封闭严了,做功就厉害。

想到活塞材料,李旭脑海中首先闪过橡胶。

但是现在橡胶树刚被欧洲人从美洲的原始森林中发现,距离传到中国,还有一百多年呢。

而且,历史上18世纪蒸汽机就投入实用了,橡胶到19世纪才开始人工种植和投入实用。

当时蒸汽机没用橡胶就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