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厚憨厚的笑了笑,就开始讲了起来。
原来他这次出去,先去了故城见了几个老师。
听到这里的待遇,都是很有兴趣,只是听说在山沟里有些犹豫。
虽然他们混得不算怎样,但好歹是在市里教书,钱多钱少也算城里人了。
从农村出来再回到农村去,他们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交待。
曾厚看到这种情况,就让他们考虑一下,然后直接买了火车票就南下金陵。
他曾经读书的时候就是在金陵,是正儿八经的师范学生。
而且也算是名牌大学了,然后回的家乡教书成家。
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回去过,许多的老同学此时也都在南方一代。
过去就是为了看看他们的情况,将他们带到这边来。
他也发现了,无论是临川的那些同事,还是市里这些朋友。
对于回农村教学都有顾忌,生怕失去了当城里人的体面。
这种思想让他也很无奈,在城里挣那几百块钱的工资,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还在乎城里乡下干什么?
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虽然不见得就一定要去出人头地,但是好歹不能光有理想,还得吃饭不是?
北方这边的思想还是有点保守了。
所以他联系了几个老同学,直接就开始了自己的南下之旅。
第一站到金陵师范,先拜会了一下那些老师们。
然后老师们给他介绍了不少境遇不太好的学长、学弟。
这些混得不太好,并不是说水平不行。
有的是因为性格原因,比较受排挤。
有的是家庭原因,闹得一地鸡毛的。
还有的就是完全工作不顺心的。
见到这些人,他将梦溪村希望学校和职业教育构架说了一遍。
这些人听说要到农村去,心中还有些不乐意。
但是当听说学校的待遇,还有分房子的福利。
直接就被说服了,尤其是几个家庭不睦的,直接就打算和他回来。
在他劝解之后,确定好过完春节集中过来才算作罢。
然后他又见了不少的老同学,也是收获颇丰。
这些人都工作十来年,教学经验极为丰富。
其中涵盖了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老师。
而且其中有一些已经混出了不小的名气。
曾厚对于这些人,直接谈起了理想。
他们不太在乎钱的事儿,毕竟都在各自的岗位混得不错,
就算没有这里给的薪资高,也足够在各自的地盘生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