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曾厚的招聘旅程

作者:烟雨任小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是理想就不一样了,这些人衣食足,对于理想就越加关心。

当听到希望学校的办学宗旨,还有创始人的事迹。

都忍不住心动了。

感觉加入这样的学校,可能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机遇。

尤其是义务教务和素质教育这两项,让这些人激动地泪流满面。

曾几何时,他们又何尝不想也如此做呢?

没想到一直没敢去做的事情,竟然被一个年仅十八岁的乡村教师做到了。

而且人家还做的那么好,希望、希望,可不就是希望吗?

曾厚笑了,知道这件事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只要他们回去说服他们的家人,剩下的就是乖乖到碗里来了。

后面的时间,他离开金陵,开始在江南地区‘扫城’。

幸好同学比较多,都能在这边连成线。

忽悠不成老同学,他就让人家给他推荐老师。

就这样一个多月,他走了三十多座大小城市。

从金陵一直跑到了羊城,等于是将沿海的几个省扫了一遍。

招到确定回来的,各年级各科老师38人,有意向要来的57人。

这些有意向的就算只来一半,差不多也有50来人了。

可以说过了春节,就会有50来个老师会到梦溪村报道。

杨正东都有些头皮发麻,这些人可咋安排啊?

过了年之后,有一百多个学生,只是50多个老师。

合两个学生一个老师,貌似有点奢侈吧?

随即他就晃了晃脑袋,想这么多干嘛。

只要有人来,他就敢接收,不过是付出点工资的事情。

后半年马上要扩招,那边高峰还嗷嗷的等着合并。

这些老师还需要教学标准培训。

半年时间都不一定够。

再说明年希望基金会将会发力。

在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地区,将建立15所希望小学。

这些学校的老师难道就不需要储备了吗?

杨正东可不想他弄得希望小学,跟前世一样的下场。

学校盖好了,老师却找不到。

等于盖了几间房子空在那里。

白白的浪费钱不说,最终孩子们得不到任何好处。

他的希望学校,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

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他的标准。

所有的老师都会从这边输出,起码输出教学标准。

就算在当地招聘大部分的老师,学校的骨干也需要从这里输出过去。

只有按照这边的标准,加上希望小学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