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小雨红房

作者:蔡泽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知道有多少年,曾经有很多老师来过这里,但是都因为觉得这里比较落后而离开。许多人以为才华很高的人不会呆在这里,只有肚子里装不了一点东西的人才会来这里,许多人以为来到这个穷地方的人不会很多,呆在这样的地方不会有任何前途,只有在大城市的里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许多人以为做一个有宏图大志的人都应该在条件不错,机会很多的地方。尽管许多人对乡村支教老师心里很佩服的,也经常在嘴上说,自己应该像他们学习,其实,他们心里却打死也不想来,还在笑骂那些本来能够呆在城市里的却去乡村支教的人是个笨蛋傻瓜。

其实,在这里,那些可笑的想法完全错误。这个老师曾经是一个很重的抑郁症患者,虽然学识很高,但是自己心里充满了痛苦。在城市里生长的他,并没有一个一帆风顺的快乐,恰恰相反,他总在迫不得已的与理想相反的事情。最终看到了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在违背自己的心,看到一个心里难以容忍的事情让他变得快要发疯。最终与周围的人不融洽,而且觉得世界没有任何意义。最终发疯到没有别人的帮忙,似乎大家都在等他自生自灭。他带着发疯的灵魂,一个有学识的疯子逃离的自己所在的城市,行走在远方,一片森林。一个穷乡僻壤。经过一番体验,思想开始觉悟,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也开始慢慢发生着变化。

他这才知道这个老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而且以他的能力与名气远远不至于在这个地方教书。他对老师的这个行为提出疑虑。老师似乎了解了一切,将事物的矛盾聚集于一个基本的点。事情没必要像别人想的那样复杂,其实可以用更简单更巧妙的方法去解决这个看似牢固的问题。他与那些想爱批判的人不同,他认为腐朽的东西都是来源于落后的思想,不好的习惯。而这些东西正是因为有不好的东西所导致。因此,相比那些不断浪费资源的推翻一切的暴力行为倒是更直接,更划算,就是安安静静的去穷乡僻壤之地教书。但是他教书不仅仅教课本上学到的东西,而且开始教授自己创造的学问,与山林中的动物对话,用奇特的方法种植植物,教授一些高深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还有自己顿悟的哲学思想。

那个老师喜欢一种能够纯粹自己的学习,这种学习是一种最为深刻的理解方法。而这种方法一旦让人察觉,就会让人有着极为迅速的知识的提高。而这种提高,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来得快。可以让一个一无所知的人迅速掌握,内心里能够准确感悟所有的知识。这种方法就是差异化分析。在学习一门科目之前,必须得先看书的目录。这种目录上都写着课题的标题。看见了标题既是一种答案,但却是下一个问题的开始。但是每提出一个问题之时,你已经在不经意间回答了上一个问题。当你学习看到目录中的标题时,你先思考你学习的是什么,你学习的知识应该研究什么方向的东西,最终目的是什么,大致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然后打开书看你所想的大致意思是否和书中所说类似,若类似说明自己思考正确,就说明自己已经想到,若有了差异,错误,或者仅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