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附庸于一名男性。
譬如某商的女儿或某商的妻子之类,现在工读学校的兴起,也使得一批女子走上了从师之路。
毕竟将女儿送去学艺,一般的家长还是不放心交给男性老师的。
除此之外,由于医学的兴起,基于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有许多妇科病症还是很忌讳由男子来诊治。
所以渐渐的涌现出许多女医师,专攻妇产科或者妇女内科,而且还有越来越蓬勃壮大之势。
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女子权力的提高,所以尽管刘志并没有在明面上提倡过,却仍然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现在开办国有小学的理念提出来,不仅仅有着教育方面的意义,还有着提高妇女地位的深远意义。
胡广对刘志的这个理念表示了拥护,并积极献计献策,认为朝廷应该对小学进行财政补贴,好让更多的平民孩子上的起学。
这时代的儒家学说,还没有后来程朱理学那般严苛,既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也没有剥夺贫苦孩子学习的权利。
由于孔圣时代离此还不远,在继承方面比较全面,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有教无类,认为所有有天资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资格。
因此一个真正的儒学大家,是不会执着于阶级的限制,而泯灭教育权力的。
在他们心中,教育的对象只有一种,那就是天资聪颖,有慧根之人。
但由于小学并不教授高深的学问,只是以扫盲为主,兼具手艺学习的目的,所以一些开明的士人并不反对。
如果他提出的是中学概念,估计反对的声浪就会很高了,让普通而无天资的平民,接受比较高深的教育,在他们心中,这纯粹就是浪费师资力量和钱财。
想搞全民教育,刘志估计在他这一辈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希望下一代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朕的意思,不仅仅要把小学纳入朝廷学官制度,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国各地的办学和科举。
胡公以为此议如何?”
到目前为止,各州郡的学官直接划归吏部管理,而京城的四大官学和太学,都属于独立机构,但以太学为主。
京城的民办学校甚至没有纳入任何管理制度,以前学校数量少,还不觉得怎么样。
随着大汉帝国的各种官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果再没有规范管理制度的话,就会杂乱无章。
这一点,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感觉到了,但具体要如何解决,却至今没有个统一的标准。
如今陛下一提,早就忧心忡忡的胡广,立刻觉得豁然开朗。
“陛下比举真是英明至极,如今各地学校遍地开花,良莠不齐,有些自以为名士之流,办学纯粹就是为了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