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固执己见

作者:共赏清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从大运河到涿州城,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卓越的能力,这一点有目共睹,谁也无法反驳。

因此提到水利工程,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不过他如今年事已高,有身居高位,刘志也不打算再让他爬山涉水,亲力亲为了。

在召开朝议的头两天,陈寔终于赶到了京师洛阳,自从第一届科举考取魁首之后,他这些年来很少到过京城。

有数的几次都是回京叙职,而且全都是来去匆匆。

尽管他是大汉深受刘志信任的几名重要大臣之一,但却是与皇帝交集最少的一人。

当年他考取科举的时候,便已经四十岁了,由于常年奔波劳累,六十几岁的人,早已是须发花白满面皱纹。

不过他的身体还算硬朗,精神也很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刘志在中德殿召见了陈寔,几句寒暄之后便直奔主题,听说陛下又要动大工程,他并没有盲目的举双手赞成。

作为一手经办了大运河和涿州城的主要负责人,他更知道这样的大工程,有多么的劳民伤财。

大运河和涿州城,对国家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超凡意义,都是为了区域发展的目的。

事实证明,虽然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和财力,但回报也十分丰厚。

尤其是大运河,当时国家才刚刚发展起来,还不是很富裕,修建这个浩大的工程,几乎是举全国之力才完成。

其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即便像陈寔这般务实之人,也觉得不堪回首。

而且到现在也只能说完成了主体构架,其余的细枝末节,一直都在完善中,估计还要持续许多年。

但大运河的功绩,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水利工程那么简单,他更是一个连通了整个中原和南北,贯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道路。

这条路承载了帝国的主要运输任务,也连通了海外疆土,更延伸到海上贸易。

可以说大运河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区域性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意义重大。

而涿州城,对国家来说,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作用,不仅仅让原先边远的冀州迅速发展繁荣起来。

更使得整个东北地区,从之前的蛮荒之地,变成了东北的江南,鱼米之乡。

使得国家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粮仓,还使得东北对中原的认同感迅速增强。

当然,反过来朝廷对于东北地区的掌控,也迅速深化。

正因为有这么多有力的原因,所以当年陈寔顶着朝廷部分反对派的压力,一力坚持,坚决的站在了皇帝这一边。

事实也证明了皇帝的高瞻远瞩,具有着多么正确的长远布局能力。

但花这么大的代价,发展西北甚至更偏远地区的水利,怎么想都有些弊大于利的意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