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之风盛行,更加剧了此种情况,榷酒制可有效遏制此风。
禁酒令更是国之律法,本就该严格执行,不但节约口粮,还可有效防止酒后闹事,一举多得。”
众人都微微一笑,这高洵仗着年轻记性好,只不过把汉武帝时实行榷酒制的理由大致重复了一遍。
这也算是投机取巧,巧的就是必须第一个站出来说,落于人后就用不着开口了。
果然是锋芒毕露,朝气蓬勃啊。
刘志点点头,并未给予任何评价,压了压手掌,示意他退下。
“诸位可有不同见解?或者有何补充?”
一名三十多岁的考生走出来,拱手道,“山阳张俭禀陛下,在下以为如今天下之势与武帝时相去甚远,不可强行颁布榷酒制。”
他的话,获得了大多数朝臣的注意力,说心里话,他们谁也不愿意禁酒。
因为酒已经成为大汉贵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说起来不是必需品,可他们却不可一日无酒。
酒税本就偏高,再收归国有,实行专营的话,那价格肯定会扶摇直上。
“武帝时匈奴为患甚剧,而诸侯王不服朝廷调度,为千秋计,盐铁酒收归国家乃权宜之举。”
有些话张俭不好宣诸于口,说得很含糊,不过众人都是心知肚明。
在刘志的认知中,汉武帝最大的功绩还不是抗击匈奴,而是皇权集中。
当时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其封国纯粹就是国中之国,大王更是集封国的军政财权于一身。
导致朝廷法度虚设,政令不通,而且财富都集中在了诸侯王手上,国库中反而空空如也。
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横空出世的推恩令,惊艳了史册,也是堂堂正正阳谋的巅峰之作。
不动声色,便将各诸侯国冰消瓦解,而且在他手上,第一次有了比较完善的封建朝廷官制,设立了中朝,尚书台和刺史等等职位。
盐铁酒的专卖制度,使国库日渐充盈,也奠定了他征伐四方的底气。
“且当时的酿酒业本就不发达,如今全国各地,凡有井水处便有酿酒者,强行停止,恐会激起民愤。
因此,在下认为,可严格执行禁酒令,不许无故群饮,然后增加酒税,让民间减少酿酒。”
张俭曾经为官,后因故离职,其思想与高洵相比,明显地要成熟稳重得多。
但他的建议依旧让部分大臣露出不屑的神色,酒税本就高昂,何况民间能有几个酒坊,这不是变相从世家大族口袋里掏钱吗。
刘志的眼光环视了一圈,见陈寔不动声色,似乎没打算参与第一个策论。
其实这个题目本就个坑,无论怎么回答都不讨巧,考验的是他们在朝堂上的应变能力。
见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