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青州的水利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绩斐然,成为其他州竞相效仿的对象。
除此之外,民生恢复效果也不错,天可怜见,青州今年风调雨顺,秋粮大丰收,极大地缓解了当地财政。
而陈寔所在的县,也是各方面成绩最突出的地方,李膺对他十分赞赏,特别上书皇帝,要求给予他嘉奖。
后来刘志将李膺晋升为青州牧,而陈寔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泰山郡守,其升官的速度之快,让人眼红。
但人家的政绩明晃晃地摆在那里,即使眼红也无话可说,刘志对青州进行了通报表扬,要求各州郡向此看齐。
此举大大激发了各地方官的勤政热情,当然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老百姓。
而是为了能够做出政绩,升官发财。
可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能达到刘志预定的要求就行了。
虽然他现在开始在各级学堂大搞忠君爱国教育,但也不妨碍大家为自己考虑考虑不是。
谁还不是个红尘俗人呢,必要的物资奖励还是很有必要的。
说起来光武帝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尤其是汉章帝,认为低级官吏俸禄太少,不足以养家糊口,在这种情况下想让他们不贪污真的很难。
因此东汉一直很注意提高官吏待遇,其核心思想也就是高薪养廉。
同时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赋予御史风闻奏参的权力,一旦查实立刻免官。
而考核优秀者将获得升迁、超迁、增秩、赐爵、赏金、画像、立祠、下诏书表扬、死后谥号评定、追赠荣誉官职以及上朝特殊待遇等表彰。
所以汉章帝时期的吏治还算是比较好的,但到了东汉晚期,渐渐的又不行了。
现在刘志双管齐下,一边大肆严惩贪官污吏,一边对于清廉明政者进行表彰,带动官员的积极性。
如今全国的风气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在此基础上刘志才想着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试验。
最近陈寔的一封奏报送到了他手中,正好是关于土地改革的诸多建议。
其中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那就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买卖。
东汉初年,光武帝利用战争收回的大量土地,分发给普通平民,还调低了赋税。
盛世时还好,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为了活命,就不得不将自己的田地卖出去。
而失去了土地的平民,不是沦为奴仆就是沦为流民。
世家豪强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巧取豪夺,不断增加自己的土地与奴仆数量。
时间久了,渐渐的就形成了一种常态化,百姓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世家豪强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
但简单的禁止土地买卖也一样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