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矛盾

作者:共赏清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由于刘志平日里就很重视边境军事,与军机府就开战问题演练过无数次。所以,根据种种突发情况,早就布置过宏观策略。

毕竟北方和西方的边境线太过漫长,这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又太慢,如果不能够及时应对,将会十分危险。

因此各位将军在指挥军队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并不会畏首缩脚的。

等消息传到京师,战争都打响了有一段时间了,正如段颎的估计,康居国也悍然发兵,偷袭乌孙和大宛,看来两国私底下早已达成了同盟。

一时间京师震动,也因此许多人都对刘志全力救灾的行为,颇有微词,认为正是皇帝的高调行为,使得北匈奴的探子知道了消息,从而钻了空子。

还有人认为他把粮食都用于救灾,致使现在无力筹措军粮,给后期的战争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总之大部分人都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持悲观态度,哪怕他们认为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大汉,可付出的代价肯定会非常高昂。

这也加深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军机府的武将一派,力主全面反攻,并认为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把北匈奴的问题彻底的解决掉。

可文臣们却不这样认为,但如今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刚刚开通的丝绸之路,也遭到了毁灭性的重创。

在中原疫情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展一场大型的战争,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

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与北匈奴议和,等度过了眼前的难关,再与他们算账。

两方的观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朝廷内外已经吵翻了天。

但刘志却并不着急,任凭他们争执不休,边境的局势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早已今非昔比。

几位将军也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并且关于战略战术方面,也早已经进行了种种布局。

所以朝廷的争议丝毫也不会影响战事的发展,至于军粮,短时间内也不用担心。

去年刘志便未雨绸缪,秘密向天竺和身毒购进了大批的粮食,屯在了凉州和辽西。

根据保守的估计,至少能够撑上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他认为无论是解决国内的疫情,还是解决边境的争端,时间都足够了。

对于战争的胜负,他更加不担心,这几年来大汉的火药研发十分迅猛,已经能够制造出更加精巧的火药弹,而且数量十分庞大。

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对碰,其结果不言而喻。

对于他来说,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于朝廷本身,尽管登基已经八年,表面上看起来,经过了重重改革。

整个朝廷架构似乎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实际上在某些方面依然换汤不换药,根本就没有撼动世家阶层在大汉的地位。

譬如土地政策,根本就不敢进行重新分配,只能说是投机取巧,世家的土地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