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实时轨道监测,火箭自身状态检查、发射塔架状态检查等等也将由萤火虫人工智能ai系统来负责。
免去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也将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打造成为了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卫星发射场。
在5g技术的加持下,所有的场外控制系统都将实现实时控制,免去了发射塔架上工作人员的一定安全风险。
下午三点,林浩乘车从酒店出发以后,就朝着发射基地驶去。
在基地外就看到了自家公司生产的安保型机械犬正在按照固定路线巡逻。
在发射基地内,更是看到了更多的机械犬在执行任务,包括安保、驱鸟等,林浩还真的没有想到机械犬原来还能做这样的工作。
得,回去以后,还得让机械犬研发部门增加驱鸟型机械犬。
国内外那么多的机场设施都可以使用,既能自动执行驱鸟任务,又能够执行安保及移动监测的任务。
而机场又是一个拥有大量资金的大土豪,现在的机械犬价格对他们来九牛一毛。
得,又让林浩找到一条销售的路子。
来到卫星发射基地的监测大厅旁,林浩下了车走进监测大厅,跟里面的技术人员一一打过招呼。
毕竟这次火箭发射任务的监测环节就得靠他们来负责了,虽然有了人工智能在控制。
不过在一项新的领域里,人工智能莹还是要通过学习这方面的能力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在下午5时13分的时候,卫星发射窗口期准时来到,各方面条件也吻合发射情况,火箭各系统参数也保持正常。
大厅里响起了莹清脆的声音,报告着现在火箭发电机以及搭载卫星的实时状态。
最终在指令员的确认下,火箭达到了发射状态,可以发射。
在经过倒计时准备以后,直播画面里就看到火箭尾部的水蒸气烟雾喷涌而出。
在各大平台直播的直播画面也开始抖动起来,火箭发动机尾部映衬着蓝色光芒向着上方飞去,在空留下了一道痕迹。
至于在海滩旁和酒店顶层观赏区的游客们则是一边呼呼,一边拿出手机来进行拍摄,发朋友圈。
这种实地感受在火箭发射时,地面传来的震动感的感觉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在场的所有人内心中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一种在太空探索面前,人类自身的渺性。
在观看直播画面的林浩也很激动,如果这次第二级助推器火箭回收任务成功的话,将一扫前段时间萤火虫系统漏洞所带来的阴霾。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回收成功的话将大大减低发射成本,其中单枚第二级火箭助推器建造成本为5000万rmb左右。
跟第一级助推器一样,每使用10次要进行一次大修。
这样长征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