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机会成本

作者:钱鸿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杂吗?你不妨把意思说明白一点。”

“举个例子来说,国家的通信骨干网建设,移动网络运营,那是姓公的,只有像你们这些国有企业才能掌控与运营,这是你们的业务主体,也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你们企业盈利的重要来源。那些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信息服务产品,那是市场化的竞争业务,纵观全世界都是姓私的业务,就只能由私人企业才会做。他们没有包袱,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完全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按市场规律来用人,按市场规律来发展业务与市场推广,如果让国有企业去做早晚就会死,没有一家国有企业能做好的。但是可悲的是你们国有企业领导就是看不明白这个简单的事实,自己认为什么事都能做,自以为只要与信息有关的所有业务你们都能做,然而事实给你们的决策者打了耳光,不止一次的巨大资金投入打了水漂还执迷不悟。前几年我们就看着你们领导决策说要搞视频中心,结果投了10多个亿,现在就已经关门退出了吧,你再看你们蓝天公司做的网络热线平台中的电影节目,都是那些早就过时的老电影,简直可以开个世界老电影博物馆了,哪里还会有什么点击量,在这些惨痛的教训面前你们撞了南墙还不回头。”

“这话也没错,我们基层干部心里都清楚,但是上面领导决策要做我们继续做下去,我们不但不能说反对的意见,还要说出一大堆支持的理由,否则你就乌纱帽不保啊。”王祥林说道。

孟三柱说道:“从我们私人企业的角度来看,你们国有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在考核机制上,国有企业内部考核一般只看资本支出与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固定资产核销就算有政绩,虽然也看业务收入与利润,但这都是国家给的保护政策下的自然结果。但问题出在你们国有企业从来不计算投资回报率,就是投出去网络建设的钱何时能收回,何时能产生盈利,能算盈利的也是一笔糊涂账,向上交个差就罢了,根本没有办法计算到每个人的成本投入。我们私人企业考虑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才是真正用宏观经济理论看市场,用微观经济管企业,成本核算可以精确到每个人,每一块钱的投入。如果一项投资5年不能收回我何必投资这个行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叫做‘机会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企业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决定在企业在经营中选择正确的投资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企业一切活动与行为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其他都是扯淡。亏本的买卖只有你们国有企业才会做,而且最终网络投资失败竟然找不到一个责任人,这在你们国有企业已经是见怪不怪的现实了,而在我们私人企业中那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谁决策谁就要对结果负责。”

王祥林说道:“看不出啊,现在的私人企业老板的理念比我们国有企业的高级干部还要懂啊,我好奇地问一下,孟小弟,你的这些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