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
关山坐下后,张博咧着嘴凑上来,“气色不错,胖了?”
关山忍不住笑意,抬手摸摸脸,“是,胖了好几斤。每次回家,我要是不长几斤肉,我奶奶就像天要塌下来一样,拼命塞我。”
“你姐呢?”
“她和我一起回来的。”
两个人闲扯了几句。微信消息提示音不住冒出来,张博看了看手机屏幕,转头继续聊天。关山好奇地问:“干嘛不回?”
“我一回她,她更是没完没了,开完会再说吧。”
“这是15号,叫陈什么婷的?”
张博大啦啦地说:“陈雨婷五月份就没戏了,就是你去欧洲那几天的事。这是第16号,张梦婉,上学期期末李会计介绍的。”
关山闷笑一声,“一个多月,破纪录了!”
说话间,会议开始了。会议由学院党组书记李明仁主持。李书记宣布了一堆院务安排、学年工作计划、考评、纪律、职称评审的结果。接着,粒子物理学泰斗,物理学院院长江继川院士开讲。他六十多的样子,中等身高,圆脸,头发花白,略有些驼背,看上去慈眉善目,温和朴素。
江院长宣布了学校第二批青千中期考评的结果,十七个被考核的青年千人里面,十二个优,三个良和两个达标,在一大堆“优”和“良”中间,这两个达标显得非常突兀。中期“达标”,说明前三年成果不理想,后面两年,能补救得过来吗?
关山非常好奇,凑到张博耳边低语:“不知道那两个得了‘达标’的是谁?”
张博一向消息灵通,其实倒也不是他天生八卦。他在这里读的本硕博,再加上两年博后和一年讲师,从十七岁起,张博已经在这个学校待了十二个年头。他是个杰出的电工;还会修电脑,拥有全套的电工设备及修电脑工具,学校的许多社团,办公室都找他帮过忙;他还喜欢运动,篮球足球都玩,球友遍布全校。
每一天,八卦消息源源不断地飞到他耳朵里,但这一次却难住他了,大概是时日还短,小道消息还没有来得及扩散。
见老板面带期待看着自己,张博尴尬一笑,扯起了相关的八卦:“你知道上一批唯一得‘达标’的姜平吗?做有机化学的。他们系中期要求非常严,至少三篇一区。他只有两篇一区和几篇二区的,勉强过关。”
“他住我对门。”关山轻声说。
“听说姜平想不开了?”左边的老师甲开始八卦,“是不是真的?”
关山低声回答,“我不太清楚。”
“三年三篇一区,的确难,很难。但如果有一个成熟的团队,也不一定达不到。”老师甲没听到劲爆的八卦,只好自己添砖加瓦,“他的学生和博后都不行。一个学生怀孕了,不能干活;另一个不出成绩,他让学生延毕,学生抑郁了,他不敢逼学生,怕出人命;两个博后基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