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梓靖在物理分析方面颇有经验,陈一墨和于嘉逸也跟在他后面,开始做一点小课题。
林志文来到国家理工大学已经三年了。他在欧洲呆了一年,这一年他收获颇丰,练了英文,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也感受到了世界第一流的科研氛围,和第一流的国际团队一起工作,听了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其他学术大拿的学术报告和经验分享,慢慢地,他对科研也有了一些心得。
生活上,林志文和活泼外向、善于交流的王浩宇在一个屋檐下住了一年,每天被灌心灵鸡汤,人也开朗了许多。王浩宇这个退了役的兼职辅导员大概料想不到他还有这种功效。林志文现在回校做论文,准备二零一八年毕业,这几年在关山和张博的精心指导下,他发了一篇一区的核心文章,还有另外一篇也有了初稿。
升到博三的王浩宇回国开题以后,又飞回了cern,和博士后苗飞以及杨光明教授的学生马斌,陈其蒙住在一起。他和苗飞依旧和国内的小组成员每周一次组会,交流进度,报告问题,得到关山的远程指导。工作上倒还好,不过他对大家奢靡豪华的聚餐颇有微词,每次看到大家聚餐的照片,他就哭天喊地的要补偿。
李昭升到了大四,正在申请保研的各种手续,他想去粒子物理研究所读博士。李昭来自闽江省,至今普通话里还带点闽南语口音,黄王不分,经常被同学们取笑。他立誓去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读博士,考一个普通话一甲证书,一雪前耻。
自从朱樱和马天昊毕业离开之后,关山的小组又变成了全是男性公民的地方,现在组里总共十四个男人,除了三十六岁的蔡继锋和三十一岁的张博结了婚之外,其他人都是单身汉,不单单未婚,这帮人苦命得很,连个上门来探望他们的女性熟人都没有。
关山虽然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但朱樱不在,他总是没了捯饬的动力。那些学生们就更没有了顾忌,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以前也是邋里邋遢的,但没了女生,小伙子们打赤膊,脱鞋,穿沙滩裤趿拉板去办公室,那是常有的事。
和其他单身男人聚居的地方一样,现在,办公室里弥漫着男性荷尔蒙的气息,打篮球回来后,一屋子酸臭的球鞋气味,半天都消散不了。文艺青年于嘉逸非常懊恼,经常批判大家的不文明行为,那些人嘴上答应得好,但没几天就都给忘了。
最大的区别还是没了朱樱的存在,组里的事物不像以前那样井井有条。大家一起吃饭闲聊的时候,经常会提起朱樱的好,几个新来的人不免要打听,陈一墨于嘉逸柳闽童李昭林志文等人就顺势回顾历史,再吹嘘一番,把朱樱说成是天上地下少有的美女和学术大神。
关山在一边听着,又是心酸、又是骄傲。脸上丝毫不敢表露,但思念却像一颗种子,在心底里生根发芽,慢慢地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