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江安二

作者:干卿底事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下午回到家,赵宁和孟云在家里准备了几个菜,赵宁亲自去到张家才家,拉他到家里吃晚饭,见他家里只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子,便把孩子也叫上了。

才喝了几杯闷酒,张家才就醉了,颠三倒四地说酒话;骂老板黑心,不帮他付医药费,签的合同是骗人的,根本没有保险;骂说明书整一堆洋字母,让人看不明白;骂医院贵,住一个月多院,一套房就没了;说一到阴雨天,钢钉就让他难受;说他老婆心眼小,大过年的回了娘家,让他闹心;说他妈妈唠叨嘴碎,成天只会哭,不会和儿媳妇好好相处,把他老婆气回了娘家,让他里外不是人;还把衣服撩起来,给赵宁看他腰上腿上触目惊心伤疤和打钢钉的位置。

骂累了,他趴在桌子上迷糊了一会儿,喝了一杯浓茶以后,他慢慢清醒了,扭头看着窗外,幽幽地说:“要不是家里还有这十来亩地和四间房,我们可就得住桥洞,喝西北风了。”

孟云端了几个橘子和一盘奶糖糕点来给小男孩吃。张家才撇了一眼孟云,又看了看衣着整齐的赵宁,叹道:“还是你们两个好啊!都是有文化的人,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有保障。不像我,没文化,在外面打工,被黑心老板骗,流汗流血都是轻的,一不留神,命都没了。”

赵宁心疼难忍,看着儿时好友斑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腰身,眼泪在眼圈里打转。见状,孟云去房间,包了一个两千元的红包,递给张家才的儿子,说是叔叔给的压岁钱,小朋友连忙往他爸爸身后躲,仰头看爸爸的脸色。张家才瞄了一眼厚厚的红包,连声拒绝,赵宁和孟云说这是叔叔给侄儿的压岁钱,哪有不收的道理,可是张家才还是死活不收。

拉扯了半天,他收下了,“兄弟,我收了。你和孟云一个大教授,一个城里的老师,亲自给我烧饭斟酒,我知道你们不是瞧不起我。我只盼着我儿子将来能多念一点书,不要像我一样当个大老粗。当年,我要是听你和咱们班主任李老师的话,读完初中,把英语都认全了,学一点物理化学,大概不至于落到今天的下场。”

他又絮絮叨叨地问了问现在村里希望小学和乡里农村中学的情况,担心农村学校的老师们不合格。原来,为了救他的命,他老婆把城里的房子卖了,现在他们夫妻俩只能带着孩子回老家,孩子也只能在附近的农村小学上学。他们夫妻两个三十多岁,人生已经定型了,只是担心孩子走他的老路,吃没文化的亏。

临走之前,赵宁郑重地说:“我们大学负责整个江安地区农村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培训,这事,我会想办法。”

去年在怀坪镇中学见到的落后景象也让赵宁满腹心酸,其实安平县的其他学校也一样。弟弟赵安在安平县县中读书,国庆节的时候,赵宁送弟弟回学校,顺便拜访了他的高中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孙老师。见到这个昔日的得意门生,孙老师异常兴奋,带着他去学校转了一圈,还带他参观了一下安平县中最新的物理实验室。

实验室位于一栋新盖的大楼里,仪器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